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43章 星轨偏航时的回响(1 / 2)

林烨的指尖在星图控制台的冷光上划过,第七星区的坐标正在以异常的频率闪烁。全息投影里,那条被称为“盘古之脊”的主星轨像一条受惊的巨蟒,中段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原本呈直线排列的三十颗导航恒星,此刻有七颗已经脱离了既定轨道。

“队长,第七星区的曲率引擎响应延迟超过0.3秒,”通讯器里传来苏瑶的声音,带着仪器特有的电流杂音,“刚刚收到殖民星的紧急通讯,他们的引力锚点正在失效,地面建筑出现共振裂缝。”

林烨抬头看向舷窗外,深邃的宇宙背景里,原本恒定的星光正在不规则地跳动。他想起三天前在古籍馆找到的那本《星轨考异》,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盘古之脊”的传说——据说在宇宙诞生之初,这条星轨是由盘古开天辟地时飞溅的骨殖化成,每一颗恒星都是他骨骼的碎片,亿万年来维持着第七星区的引力平衡。

“把古籍馆编号734的星图调出来,”林烨对着控制台下令,“就是那幅用陨铁粉末绘制的先秦星图。”

全息投影瞬间切换,一幅古朴的星图在林烨面前展开。与现代星图不同,这幅古老的星图上,“盘古之脊”的中段并非直线,而是呈现出一道柔和的S形曲线,七颗偏离轨道的恒星在图上被标注为“灵枢”,位置恰好在曲线的转折点上。

“这不可能,”苏瑶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现代天文观测证明‘盘古之脊’一直是直线,难道我们的观测设备出了问题?”

林烨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星图角落的一行小字上:“岁在星纪,灵枢易位,轨随气转,道应先天。”他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说的话:“有些星星看起来在动,其实是我们站的地方在转。”

这时,控制台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红色的警示灯将舱室照得如同血色。全息投影上,代表“灵枢”的七颗恒星开始发出诡异的红光,它们的引力场数据呈现出指数级增长。

“殖民星报告,引力异常已经导致海水倒灌,”苏瑶的声音带着哭腔,“他们的防护罩最多还能支撑四十分钟。”

林烨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跳动,调出了七颗恒星的光谱分析图。现代仪器显示它们的元素构成是氢和氦,可古老星图的注释却说“灵枢者,金精所聚,性刚而善变”。金精,在古代天文里指的是高密度的重金属恒星,这与现代观测完全矛盾。

“启动深潜观测模式,”林烨下令,“让探测器穿透恒星表层,我要核心数据。”

探测器的信号穿过恒星的等离子体层,屏幕上的光谱曲线突然发生剧烈变化。在恒星核心处,果然检测到了钨、锇等重金属元素的特征峰,浓度高达37%,远超现代恒星演化模型的预测。

“原来它们一直在‘伪装’,”林烨恍然大悟,“表层的氢氦大气层是它们的保护壳,真正的核心是重金属。当星轨能量失衡时,核心会释放引力波,迫使星轨回到原始的S形。”

他忽然想起《星轨考异》里的另一句话:“枢机之动,循环不止,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现代星图之所以认为“盘古之脊”是直线,是因为过去五千年恰好处于恒星的“休眠期”,而现在,它们正在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