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像乳白色的轻纱笼罩着杜家岛,码头上却已经人声鼎沸。王谦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看见杜建军满脸焦急:\"姐夫,刘老四带人把老牛礁围了!说要强行下拖网!\"
杜勇军正在院子里磨那把龙须叉,闻言猛地站起,鱼叉在青石板上磕出火星:\"欺人太甚!\"老人今天特意穿了那件褪色的旧军装,胸前勋章叮当作响。
王谦快速检查了随身物品——蒙古刀、望远镜、还有七爷给的药囊。杜小荷追出来往他怀里塞了块烤饼:\"当家的,小心...\"她的目光落在父亲坚毅的侧脸上,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赶到码头时,海面上已经剑拔弩张。五艘铁壳船呈半圆形围住老牛礁,杜家的五条木船则组成防线,船头挨着船头。刘老四站在最大的铁壳船上,举着喇叭喊话:\"杜老大!公社批文在这儿!今天这网我们下定了!\"
杜勇军夺过侄子手里的铁皮喇叭,声音洪亮如钟:\"刘家小子!你爷爷没教过你?老牛礁底下沉着十八条好汉!惊了英魂,你担待得起?\"海浪把他的话语送得很远,礁石间回荡着\"英魂...英魂...\"的余音。
王谦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铁壳船的装备。除了重型拖网,他还注意到船尾挂着类似抓钩的器械。\"他们在准备强行破网。\"他对杜建军低语。这时,他突然看见铁壳船甲板上有个人影很眼熟——竟是县里那个赵干事!虽然戴着草帽,但金丝眼镜和尖瘦下巴绝不会认错。
\"有内鬼。\"王谦把望远镜递给杜建军。杜家老大脸色骤变:\"怪不得批文下得这么快...\"话音未落,铁壳船突然加速,拖网像条黑色巨蟒滑入海中。
\"下网!\"杜勇军怒吼。杜家船队同时动作,十几张旧式流刺网如孔雀开般撒入水中。这些网具看似单薄,却在海流中巧妙展开,正好拦住拖网的去路。
两拨网具纠缠在一起的瞬间,海面沸腾了。尼龙网与麻网互相撕扯,浮标乱撞。刘老四的船开足马力想强行突破,杜家的木船却凭借灵活走位死死卡住航线。
\"建军!左满舵!\"杜勇军站在船头指挥,白发在海风中狂舞。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思乡的老人,而是重回战场的指挥官。王谦惊讶地发现,岳父对海流和风向的判断,竟比船上最老的渔民还要精准。
混乱中,王谦注意到赵干事悄悄放下艘橡皮艇,正绕向礁石后方。他立即请缨:\"我去看看。\"杜建军要派侄子跟随,被王谦拒绝:\"人多反而显眼。\"
橡皮艇像片叶子漂在浪间。王谦趴在艇底,用划桨悄悄靠近。只见赵干事正在礁石缝隙间摸索,不时对照手里的图纸。\"果然在找这个...\"王谦心头一凛——那人找的正是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埋藏点!
突然,一个大浪打来,橡皮艇撞上礁石。赵干事警觉地回头,正好与王谦四目相对。\"是你?!\"两人同时惊呼。赵干事猛地掏出手枪,王谦则本能地掷出蒙古刀——这是猎人对付野猪的绝技。
刀锋擦着赵干事的手腕飞过,手枪掉进海里。但枪声已经惊动了其他人。铁壳船调转方向朝礁石驶来,杜家船队也纷纷靠拢。
\"都别动!\"赵干事突然掀开外套,露出绑在身上的炸药,\"把沉船里的东西交出来!\"王谦这才明白,此人真正的目标不是渔场,而是日军留下的财宝——想必是从某个渠道得知了沉船的秘密。
杜勇军站在船头冷笑:\"原来是个掘坟的!\"他示意杜建军,\"把那个铁箱搬出来。\"当锈迹斑斑的铁箱出现在甲板上时,赵干事的眼睛亮了。
\"扔过来!\"他嘶吼着。杜勇军却缓缓打开箱盖——里面除了日军文件,还有面褪色的红旗,上面绣着\"杜家岛抗日义勇队\"。\"看清楚!\"老人展开红旗,\"这就是你要的'财宝'!\"
趁赵干事愣神的瞬间,王谦潜入水中。作为猎人,他深知如何利用环境——珊瑚丛是最好的掩护。当他从礁石另一侧浮出时,手里举着从沉船遗址找到的日军军刀。
\"你的主子没告诉你?\"王谦将军刀掷在赵干事脚边,\"杜家先辈用这把刀砍过七个鬼子!\"钢刀撞击礁石的脆响,让赵干事浑身一颤。
这时,杜家后生们已经悄悄包抄过来。海生带着几个水性好的年轻人从水下接近,突然跃起夺下炸药。其余人一拥而上,将赵干事捆得结结实实。
\"等等。\"王谦捡起军刀,刀柄上刻着的\"坂田\"二字让他想起岳父讲过的故事——那个被杜传家亲手斩杀的日军中佐。他把军刀递给杜勇军:\"爹,物归原主。\"
老人抚摸着刀柄,眼中泪光闪烁:\"爹...儿子给您缴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