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1章 谈崩(1 / 2)

卧艹!

神助攻啊!

王愔之哈哈笑道:“我朝与新罗相隔甚远,他也从不遣使求援,时至今年,才偶然得知倭人欺凌新罗之事,是以本将渡海来援。”

“强辞夺理!”

高谈德哼道:“这宗主国是怎么回事,你我心知肚明,缠纠下去毫无益处。

念你迢迢千里而来,也不能白跑一趟,剿获的船只财货,乃贵军从倭人手中夺得,孤准你带走,孤保证你上船之时,绝不趁乱进击,速去罢。”

金楼寒顿时暗道不好,晋军走了,还能回来啊,于是急声道:“太王,不可放虎归山矣!”

高谈德却是不以为然,他并不愿意无谓树下王愔之这个大敌。

高句丽的敌人是燕国、倭人与百济,甚至将来国力强大了还有可能是魏国,却绝不可能是晋室,高句丽与晋室一南一北,并不接壤。

更何况高谈德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即便胜了,也多是惨胜。

而且与晋军作战的意义不是太大,既不能开疆扩土,既然能抢回八十船的贡品,并且夺得晋人的兵甲,可若是遭受了重大伤亡,又极为不值。

高句丽四面受敌,不能浪战。

在高谈德眼里,王愔之的措辞纯属胡言,理应是晋室失去了对他的控制,趁着冬季农闲时节,出海打野食。

如今剿获了八十船的贡品,也算收获丰厚,而王愔之似无必要与自已为敌,双方各退一步,送走了此人,自已可专志于半岛。

金楼寒的心思他也清楚,可是留着晋人的威胁,恰好给了他在新罗驻军的理由,除非撕破脸面强行吞并新罗。

如今半岛局势异常复杂,地没攻破百济之前,吞并新罗会摊薄高句丽的力量。

金楼寒见高谈德无动于衷,猛一咬牙,厉声道:“王愔之,汝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有辱大晋国体,今高句丽永乐太王领五万精兵前来,为孤张目扬声。

汝若识趣,就留下八十船财货,即刻退兵,并承诺从此不踏入新罗半步,否则,我新罗与高句丽怒而兴师,必叫汝悔之晚矣!”

高谈德顿时现出不快之色!

金楼寒无非是担心王愔之退了后再来,届时没了自己的五万雄兵,怕是要灭国了。

所以说什么也要拉着自己,一战击溃晋人。

可是他没法和金楼寒翻脸,如果缺了自己的支持,新罗必然会被百济联合倭人灭掉,届时,高句丽将与百济以阿利水为界,分踞半岛南北。

而他,有志于一统半岛,自然没法容忍。

换言之,高句丽与新罗是双向奔赴,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他单方面的援助新罗。

“金楼寒,你他娘的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你发动宫廷政变坏了新罗三姓轮流坐庄的规矩,始作俑者,岂无后乎!”

王愔之冷冷一笑,便是:“永乐太王也看到了,高楼寒渺视大朝上国,不给他个教训,如何向我主交待?

而贵国出兵的目地是为倭人,倭人已被本将击破,该走的乃是贵军,请永乐太王领军回返,大晋属国事务,不劳外国置喙!”

“好胆!”

高谈德大怒!

身为一国之主,又是公认的明主,自是心高气傲,与王愔之好言好语已经是放下身段了,可这人不认抬举!

“哈哈哈哈~~”

高谈德怒极而笑道:“莫非以为孤不敢挥军来攻?又或是自恃兵甲精良,定能大破我高句丽与斯卢斯罗联军?”

王愔之澹澹道:“高句丽原有丁口六万余户,现据带方乐浪,也不会超过十万户,而今征发步骑五万,已倾国半数之兵。

若在新罗惨遭重大伤亡,对百济的优势立将丧失。

再退一步说,就算你不战也不走,但燕主慕容熙甫一登基,就吃了场败仗,岂肯甘心?

我料他明春必会再攻辽东,若永乐太王陷在新罗脱身不得,宁不担心辽东变局耶?

太王要耗,奉陪便是!

我军粮草充足,又剿获倭人八十船贡品,足以支撑到明年春未。

而太王虽兵多将广,但粮草消耗也数倍于我,若是太王意欲速战速决,也尽管放马过来,金楼寒的性命,本将要定!

是战是和,太王一言可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