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入主了建康,首要之务,并非追击桓玄,而是巩固自己在建康的地位。
毕竟桓玄大势已去,不可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抓着了,是锦上添花,抓不着,无伤大雅。
他忌惮的是王愔之。
他已得到讯报,下邳太守袁虔之降了王愔之,王愔之正沿着邗沟南下,并且隐约有风声,王愔之欲取荆江二州,铲除桓玄根基,不和他争夺建康。
凭心而论,刘裕很不乐意上游掌握在王愔之手里,可人家有一支强悍的水军,连破燕魏也令他心存忌惮。
而更要命的是,暂时他只是盟主,并非北府军大都督,他不愿在阵脚未稳之时,过早地与王愔之发生冲突。
再换个角度来讲,放走桓玄也并非毫无用处,桓氏在荆襄经营数十年,王愔之想入主荆江二州,不可能轻轻松松。
桓玄主政时,事无巨细,亲历亲为,务求完美,要求臣下不得有一丝缺陷。
给他的奏章中,有一个错别字,至少也要罢官撤职,完全谈不上量才录用。
刘裕一改桓玄弊端,他不干涉政令革新,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方针,大力重用江敳与妻族臧氏,又录用了徐氏。
虽然婚事告吹了,但是有王谧作保,他不得不用。
同时,还着力笼络高门甲族。
其中王谢是绕不开的,对于王愔之倚重的王凝之与谢道韫、谢重一系,刘裕维持着表面上的礼遇。
他清楚在王愔之垮台之前,这两系不可能为他所用。
他重用的是王导嫡系,即曾给桓玄奉上玺绶的王谧,王谧也是他的天使轮。
另一系是谢混。
谢混虽然也与王愔之亲近,但是没有姻亲关系。
这日,刘裕正坐镇东府,与江敳议事,一封封地批阅奏折,突有亲兵来报:“将军,刘敬宣与高雅之求见。”
与历史上刘高二人先事姚秦,再投南燕不同,因王愔之过早对慕容德下手,使得这二人不敢再往青州。
听得刘裕在江东举事,于是从关东溜走,赶来投奔。
“哦?”
刘裕浓眉一拧。
这二人都是王愔之的仇敌,显然是个大麻烦,可是吧,同为北府故旧,你刘寄奴发达了,我们来投你,你却推三阻四,是不是怕了王愔之?
于是道:“请他们进来!”
“诺!”
亲兵离去。
没一会子,刘敬宣与高雅之说说笑笑地走来,但令刘裕眼神骤缩的是,还有刘毅同行!
他清楚刘毅并不真心臣服于他,甚至诸葛长民都不太可信,眼里不禁有隐晦的杀机闪过。
没错,他出身于寒门,没法如王愔之那样,凭着高门甲族的身份让人来投,那他,只能将不从者斩尽杀绝。
不过眼下,还未到大开杀戒之时。
一再告诫自己要忍,刘裕离席而起,哈哈笑道:“愚兄正是缺人之时,万寿和雅之来的好,可助愚兄一臂之力。”
“德舆兄过谦了,我二人乃丧家之犬,唯盼德舆兄收留!”
刘敬宣与高雅之相视一眼,双双拱手。
刘裕一手一个,拉着这二人来席中坐下,询问近况。
其实也没什么离奇,姚兴命他俩往关东蓦兵,二人曾趁王愔之去往新罗时潜入彭城,彭城乡老断无镶助之意,没把他俩捉住献给王愔之已是念了旧情。
刘裕暗暗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