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发来的那封只有一个“光”字的电报,在京城掀起的波澜,远比电灯本身还要剧烈。
这意味着,皇帝的旨意、战场的军令、乃至于商人的订单,都能在一瞬间跨越千里。
大新朝这张无形的“天网”,彻底织成了。
然而,在皇家科学院那间密室里,项川只看了一眼那封电报,就将它随手放在了一边。
他转身,推开窗户,指向繁星点点的夜空。
“地上的网织好了,该看看天上的路了。”
孙承宗和王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脸茫然。
“太上皇,天上的路?”孙承宗捻着胡须,不明所以。
“对。”项川收回手,“朕要造一个东西,能让我们看清楚,那月亮上到底有没有桂树和玉兔,那些星星,又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他从身后的桌案上,拿起一卷新的图纸。
图纸上画着一个巨大的圆筒,内部结构复杂,布满了各种镜片。
“这东西,叫天文望远镜。”项川的声音很平静,“孙老,你是科学院的院长,朕给你个新任务。带着天文部的人,把它给朕造出来。”
孙承宗看着图纸上那些匪夷所思的结构,手都有些抖。
这比造发电机可难多了。
“太上皇,这镜片,要磨得比头发丝还细,还得分毫不差……这……”
“难,朕知道。”项川打断他,“所以朕才让你去办。”
他心里默默对系统下令。
“消耗800咸鱼点,兑换【折射式与反射式望远镜核心技术】。”
【兑换成功,当前咸鱼点余额:1700点。】
项川拿起笔,在另一张纸上飞快地画出几张设备图,有高精度的研磨机,有测试曲率的工具。
“按这个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朕要的不是一个,是一批,最大的那一个,镜筒要三丈长。”
几个月后,京郊的皇家天文台。
一座崭新的观测塔拔地而起。
塔顶,一架巨大的望远镜直指苍穹,它那黄铜包裹的镜筒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一门准备轰击天庭的巨炮。
项昊、王正、孙承宗,还有一众科学院的骨干,都聚集在这里。
孙承宗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排齿轮,将巨大的镜筒对准了天上的明月。
他深吸一口气,将眼睛凑到了目镜上。
只看了一眼,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院长,猛地向后一退,差点摔倒。
“孙老!”王正赶紧扶住他。
孙承宗脸色发白,嘴唇哆嗦着,指着望远镜,半天说不出话。
“怎么了?”项昊也紧张起来,“看到了什么?”
“山……坑……”孙承宗终于挤出几个字,“月亮上……不是广寒宫……是山,是数不清的环形山!还有巨大的深坑!”
在场的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项昊将信将疑地走上前,也凑到目镜前。
片刻之后,他直起身,脸上是无法掩饰的震撼。
那轮皎洁的明月,在望远镜里变成了一个布满疤痕的巨大球体,冰冷而荒凉。
“传朕旨意。”项昊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在全国学堂,增设天文学。朕要让大新的孩子们,都知道这天上的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又命令孙承宗,“把望远镜对准那颗最亮的星星,木星。”
当孙承宗报告,在木星旁边看到了四颗小亮点,像卫兵一样绕着它旋转时,整个天文台彻底沸腾了。
原来,大新不是宇宙的中心,月亮也不是唯一有“月亮”的。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对宇宙的敬畏中时,项川却召来了王正和孙承宗,再次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
“望远镜只是让我们能‘看’。”他指着那架巨大的望远镜,“朕现在要造一艘更大的船,一艘能冲出这片天,把人送上去看看的船。”
他展开一张全新的图纸。
图纸上,一个多节的、如同宝塔般的庞然大物跃然纸上,顶端还坐着一个造型奇特的“小房子”。
“这个,叫多级火箭。这个,叫载人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