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设计的偏心轮-压板夹具,在经历了模型验证和方案优化后,正式进入了试制阶段。图纸由他亲自绘制,每一个尺寸、每一条公差标注都清晰严谨,完全达到了生产要求。
一车间的老师傅们拿到图纸,起初还有些嘀咕,觉得这新玩意儿太“精巧”,怕不好做。但在车间主任的督促和陈凡现场耐心的解释下,还是很快投入了加工。毕竟,谁不想用上好使的工具呢?
几天后,三套崭新的夹具摆在了工位上。工人们怀着好奇和几分怀疑的心情开始试用。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操作工老王第一个上手,他习惯性地运足了力气去扳动压紧机构,却发现只是轻轻转动偏心轮手柄,就听到了“咔”一声清脆的自锁声,工件被牢牢压紧,纹丝不动!他惊讶地“咦”了一声,反复试了几次,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喜悦:“嘿!真他娘的轻省!这玩意好!太好了!”
钻孔师傅小张则对定位精度赞不绝口:“这销子一放,工件自己就卡准了!一点不晃!你看看这钻出来的孔,个个都在正中心!漂亮!”
效率提升肉眼可见。原本需要频繁调整、费力压紧的工序,现在变得轻松流畅。一个班下来,产量果然大幅提升,而且几乎看不到因为夹具问题产生的废品了!
孙主任乐得合不拢嘴,亲自跑到技术科报喜:“张工!钱工!小陈!神了!那新夹具太神了!工人兄弟们都说好!产量蹭蹭往上涨!废品率唰唰往下掉!这回咱们工段的月度红旗肯定跑不了了!”
数据很快统计上来:平均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五,相关工序废品率下降百分之七十!远超陈凡最初的预估!
厂里对这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革新向来重视。生产科核实了数据后,立刻上报厂部。厂长在周例会上重点表扬了技术科和一车间,尤其点名表扬了陈凡。
“……尤其是技术科的陈凡同志,进科时间不长,但肯钻研,敢创新,理论结合实际,搞出的这个夹具改进,效果非常显著!体现了我们年轻技术人员的闯劲和实力!厂部决定,给予陈凡同志通报表扬,并奖励现金三十元,以资鼓励!”
掌声雷动。这一次,不再是稀疏的敷衍,而是充满了真诚的佩服和羡慕。三十元奖金!相当于大半个月工资了!
下班后,陈凡去财务科领了奖金。厚厚一沓钱拿在手里,感觉却和上次有些不同。上次是生存危机的缓解,是“第一桶金”的喜悦。而这次,是能力被认可、价值被实现的成就感,更加踏实,更加酣畅淋漓。
他捏着这笔“意外之财”,心里立刻有了盘算。存起来一部分是必须的,但剩下的,他要用來实现一个计划已久的目标——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上次买的永久二八大杠,虽然解决了通勤问题,但那辆车更像是工作和实力的象征,通体漆黑,沉稳厚重,用于日常上下工和驮运资料非常合适。但他心里一直还惦记着另一款——飞鸽二六轻便车。那车更轻巧,骑行更省力,尤其是对于女性或者短途出行,更为方便。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如果……如果冉秋叶需要用车,或者以后……一起出去,有一辆轻便车,会不会更好?
这个念头让他心头一热,随即又觉得自己想得有点远。但无论如何,添置一辆轻便车,确实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合理选择。
第二天休息日,他再次揣着钱和工业券,来到了百货大楼。这次他目标明确,直接奔着飞鸽柜台而去。
售货员还是那个中年男人,似乎还认得他,态度比上次好了不少:“同志,又来看车?还是永久?”
“这次看看飞鸽二六女式车。”陈凡说道。
售货员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懂了”的笑容,热情地推出一辆崭新的飞鸽二六轻便车。车身是漂亮的墨绿色,电镀件闪亮,线条流畅秀气。
陈凡仔细检查了一遍,质量没问题。他利落地付钱、开票、上牌、砸钢印。
当他推着这辆墨绿色的轻便车走出百货大楼时,心情格外舒畅。这辆车,更像是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种投资和期许。
他骑着新车,感觉确实轻快灵巧了许多。他没有直接回四合院,而是先绕着城根骑了一圈,感受着春风拂面,心情如同这湛蓝的天空一样开阔。
技术进步带来的回报,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他的生活,也让他对未来的规划,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