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N陈凡寻找副业机会的念头并非空想,他很快便将注意力投向了一个相对可靠且安全的渠道——通过技术交流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张工作为技术科的老资格,不仅厂内人脉广,与市内其他兄弟单位、甚至一些街道小厂的技术人员也有联系。这些人脉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一座安全的桥梁。
机会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一天下班后,张工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把陈凡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斟酌神色。
“小陈啊,有这么个事。”张工关上门,压低声音,“我有个老同学,现在在城南一家街道办的机电修配厂当技术顾问。他们那儿啊,最近接了个活儿,给一家区属小机械厂改造几台老式冲床的送料机构,要求提高点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方案出了几版,都不太理想,不是成本太高,就是结构太复杂,他们那小厂子加工不了。”
陈凡心中一动,面上却保持平静,认真听着。
张工继续说:“我那老同学知道咱们厂技术力量强,就私下里问我,能不能帮忙看看,指点一下思路。当然,这不算是厂里的任务,纯粹是私人帮忙。不过嘛……”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陈凡,“人家也不会让咱们白忙活,有点‘润笔费’或者‘辛苦费’,意思意思。”
陈凡立刻明白了。这就是他等待的机会!一个通过张工牵线、技术难度适中、且对方有明确付费意愿的私活。安全性相对有保障。
“张工,您信得过我?”陈凡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反问道。
“废话!”张工一瞪眼,“你的能力我还不知道?这种小问题对你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我就是年纪大了,懒得折腾这些。不过小陈,话得说在前头,这事得绝对保密,不能动用厂里任何资源,图纸、计算都得在家弄,出了问题,也得自己担着。你……明白其中的分寸吧?”
“我明白,张工。您放心,规矩我懂。”陈凡郑重地点点头,“绝不会给您和厂里添麻烦。”
“那就好。”张工松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叠着的纸,“这是那边给的原始方案简图和基本要求。你拿回去看看,有空就琢磨琢磨,能帮就帮,实在没思路也别勉强。下周三前给我个信儿就行。”
“好。”陈凡接过那张纸,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帆布包里。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陈凡的小屋里灯火常常亮到深夜。他仔细研究了那张简陋的图纸和要求,发现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用最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间歇性送料,并且要易于加工和安装。
这对于拥有现代机械设计知识的陈凡来说,并不算太难。他没有追求过高精尖,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常见的零部件,设计了一套巧妙的连杆-棘轮组合机构。图纸画得清晰规范,关键尺寸和公差都标注明确,甚至还考虑了安装调试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旁边用蝇头小字做了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