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u0001投稿之后的等待,是一种混合着期待与忐忑的微妙心情。陈凡依旧每天忙于厂里的工作,带领技术小组攻克新的小难题,下班后则继续刻苦学习英语和技术资料,生活充实得几乎让人忘记时间。但他心底始终留着一份牵挂,每次路过厂门口的收发室,都会下意识地朝信件架瞥上一眼。
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陈凡几乎要以为稿件石沉大海之时,转机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悄然降临。
厂办的小王干事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兴冲冲地跑进技术科:“陈工!陈工!你的信!好像是报社或者杂志社寄来的!还是挂号信呢!”
技术科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封信上。在这个年代,能收到来自出版单位的挂号信,本身就是一件稀罕事。
陈凡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强作镇定地接过信封。信封右下角清晰地印着“《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的红字。他深吸一口气,在同事们好奇的目光注视下,小心地撕开了信封封口。
里面没有退稿信,而是一份正式的《稿件录用通知单》,以及一张金额为四十二元人民币的稿费汇款单!
通知单上用严谨的格式写着:“陈凡同志:您的来稿《关于轧钢生产线能耗构成分析及若干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经审阅,认为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和一定的理论意义,决定刊用于本刊1978年第X期。特此通知,并致稿酬。”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瞬间冲垮了表面的平静,陈凡的脸上控制不住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虽然早有预期,但当梦想真正照进现实时,那种激动难以言喻。
“哇!陈工!你的文章被录用了?”
“《机械工程学报》!这可是顶尖的技术刊物啊!”
“还有稿费!四十二块!顶我大半个月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