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0章 新居新起点(1 / 1)

初夏的阳光透过新擦的玻璃窗,明晃晃地照进筒子楼三楼东侧的306室,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混合着新刷墙面的石灰味和打扫后的水汽味。这间不过十几平米的单间,连同门口巴掌大的小厨房,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搬家那天,气氛热闹而温馨。张工说话算话,一早便带着技术科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小王、大刘等人过来帮忙。冉秋叶也请了半天假,早早过来等着,手里还提着新买的扫帚、抹布和一壶凉好的茶水。

陈凡的东西实在不算多。除了厂里标配的木架床、一张旧书桌和一个掉了漆的木头衣柜,便是他自己添置的碗柜、蜂窝煤炉子、几把椅子,以及几大箱最宝贵的书籍和技术资料。再加上冉秋叶陆续带来的一些个人物品和简单被褥,便是全部家当。

“来,小心点,这书箱子沉!”“床板往左边挪一点,对,靠墙!”“炉子放厨房门口,方便搬煤。”小伙子们干劲十足,吆喝着,配合默契。张工则在一旁笑呵呵地指挥,时不时搭把手。冉秋叶手脚利落地擦拭着家具和窗台的浮灰,又将带来的旧报纸仔细糊在厨房的隔板上,防油防尘。

人多力量大,不过小半天的功夫,原本空荡荡的房间便初具模样。床和衣柜靠里墙放稳,书桌摆在光线最好的窗下,碗柜和炉子塞进了小厨房,几把椅子散放在屋内,虽然拥挤,却井然有序。最大的工程是那些书箱,整齐地码放在书桌旁和床底下,成了屋里最显眼的“财富”。

冉秋叶从布包里拿出事先剪好的窗花——是一对栩栩如生的喜鹊登梅,用少量浆糊小心翼翼地贴在窗户玻璃上。她又拿出一个红纸剪的小小的“喜”字,端端正正贴在房门内侧。这一点点红色的点缀,如同画龙点睛,瞬间给这个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的小屋注入了灵魂,增添了几分专属的温馨和喜气。

“不错!真不错!”张工背着手,像个验收工程的老师傅,满意地打量着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陈啊,冉老师,总算有个自己的窝了!以后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比什么都强!”

“谢谢张工!谢谢大家!辛苦各位了!”陈凡心中暖流涌动,和冉秋叶一起,连忙给帮忙的同事们递烟、发水果糖。简单的温锅仪式,充满了朴实的人情味。

送走了热心的同事,关上那扇刷着绿漆的木质房门,喧闹顿消,世界里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剩下他们两人。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人站在屋子中央,相视一笑,一种奇妙的、混合着巨大兴奋、微微羞涩和踏实安宁的感觉在空气中静静流淌、弥漫。从这一刻起,他们真正拥有了一个独立于外界风雨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没有了大杂院的嘈杂,没有了禽兽邻居的窥探和算计,这种彻底的放松和私密感,是前所未有的。

“终于……有自己的家了。”冉秋叶轻轻呼出一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感慨,是如释重负,更是对全新开始的憧憬。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走动的人影,目光柔和。

“嗯!”陈凡走上前,自然地握住她的手,两人并肩看着窗外。他的手温暖而有力,传递着坚定的信念。“这只是我们的起点。秋叶,相信我,以后,我们的家会越来越大,日子会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宛如一首舒缓而甜蜜的序曲,真正开启了他们的新婚预热期。陈凡每天下班后,骑着自行车穿过熟悉的街道,目的地不再是那个充斥着压抑和算计的四合院,而是这栋简朴的筒子楼,是三层那个亮着温暖灯光的小窗口。那灯光,是指引,是归宿。

冉秋叶常常下班后先过来,有时会从学校食堂买点馒头,有时会绕道菜场买一把青菜、几块豆腐。她开始学着在那个小小的、转身都困难的厨房里,用蜂窝煤炉子生火做饭。火候难以掌握,常常被突然窜起的煤烟呛得咳嗽连连,手忙脚乱,但她脸上总是带着笑,乐此不疲。当简单的饭菜端上那张临时充当餐桌的折叠小桌时,成就感溢于言表。

两人围着小桌吃饭,交流着各自单位一天的见闻,讨论着这个月开支如何,还需要添置一个暖水瓶,或者等发了奖金去买一块漂亮的桌布。夜晚,是最安宁的时光。陈凡伏在书桌前,就着台灯钻研那些复杂的图纸和外文资料,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冉秋叶则坐在床沿,或是备课写教案,或是静静地织着给陈凡的毛衣。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两人,各忙各的,互不打扰,却又气息相通。偶尔抬头,目光交汇,无需言语,一个微笑便足以慰藉一天的疲惫。

独立的空间,让他们的感情在细水长流的陪伴中愈发亲密和自然。清晨醒来,看到彼此睡眼惺忪的模样,会相视一笑;傍晚一起拎着网兜去楼下的公共水房排队打水,听着邻居们的家常里短,低声交换着眼神;甚至周末一起拿着票证去合作社排队购买限量供应的副食品,也成了充满烟火气的乐趣。这些平凡琐碎的日常,因为空间的私密和专属,都被镀上了一层甜蜜的光晕。

陈凡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效率都提升了。远离了四合院那些无休止的糟心事,下班后拥有一个绝对安静、无人打扰的学习环境,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技术攻关和知识储备中。精神上的枷锁一旦卸下,整个人都变得愈发自信、从容,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

冉秋叶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离开父母的羽翼和院里的是非圈,亲手经营起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她身上那份与生俱来的温柔娴静中,渐渐生发出一种女主人的干练、沉稳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这个小小的、拥挤的筒子楼306室,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安全港湾,为他们遮风挡雨,积蓄力量;也像是事业起航的新基地,从这里出发,目标明确,前途光明。虽然物质条件依旧清贫,但屋子里充盈着希望、爱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一个新的起点,就在这炊烟袅袅、书香弥漫的方寸之间,踏实而温暖地,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