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人员不断报出令人振奋的数据。
台下,部里来的司长忍不住低声对杨厂长说:“老杨,了不得啊!这运行平稳性和定位精度,快赶上一些新进口的设备了!”
杨厂长脸上笑开了花,连连点头:“都是同志们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我们的小陈工,胆大心细,敢想敢干!”
空载运行持续了半个小时,各项参数稳定,表现完美。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环节——实际切削试件!
一块预先准备好的、材质坚硬的45号钢锻件被吊装到工作台上夹紧。陈凡亲自挑选了一把锋利的铣刀,装夹到主轴上。他设计的是一组包含平面铣削、轮廓加工和深孔钻削的综合试件程序,旨在全面检验改造后机床的切削能力和精度保持性。
“开始加工!”陈凡下达了最终指令。
主轴转速提升到预定值,发出更加凌厉的呼啸。铣刀带着寒光,稳稳地切入坚硬的钢件,切屑如同蓝色的瀑布般均匀流淌下来。没有颤振,没有扎刀,切削过程异常平稳。巨大的龙门架带着铣头,按照程序的指令,在钢件上勾勒出精确的线条和曲面。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跟随着那飞舞的切屑和不断成型的工件。空气中弥漫着切削液和金属加热后特有的气味,混合着一种名为“期待”的紧张。
一个小时后,加工完成。铣刀抬起,主轴停转。
质检员立刻拿着各种精密量具冲了上去。千分尺、粗糙度仪、三坐标测量机……对工件的尺寸、形位公差、表面光洁度进行全方位检测。
车间里鸦雀无声,只剩下测量仪器发出的细微声响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质检组长手里拿着检测报告,快步走到杨厂长和部里司长面前,因为激动,他的声音都有些变调:
“报告!试件检测完毕!所有加工尺寸,全部符合图纸要求,关键尺寸精度达到优等品标准!平面度、垂直度等形位公差,全部在允许范围之内!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数值越小表面越光滑)比改造前的Ra3.2提升了一倍!”
他顿了顿,用尽全身力气喊道:“综合评判——试件加工,圆满成功!机床改造,取得全面成功!”
“哗——!!!”
短暂的寂静之后,车间里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欢呼声和口哨声!许多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老师傅们更是热泪盈眶。这台陪伴了他们大半辈子的老伙计,真的焕发了青春,而且变得比年轻时更加强大!
杨厂长紧紧握住陈凡的手,用力摇晃着,激动得语无伦次:“陈凡!好样的!太好了!你为咱们厂,立下了汗马功劳!”
部里的司长也走上前,用力拍了拍陈凡的肩膀:“年轻人,了不起!胆识过人,技术过硬!你这个‘轴承组’的方案,很有创意,很有价值!我要把你们的经验带回去,好好宣传!”
张工站在一旁,看着被众人簇拥着、脸上洋溢着成功喜悦和疲惫的陈凡,眼眶湿润,满是欣慰和自豪。他知道,自己这个徒弟,算是真正成长起来了,翅膀硬了,能独当一面,甚至飞得比他想象的更高更远了。
成功的巨大喜悦,如同温暖的潮水,将连日来的所有疲惫、焦虑和压力都冲刷得一干二净。陈凡看着那台重获新生的龙门铣,看着周围一张张激动兴奋的脸,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圆满的成功,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对他技术道路和创新能力的最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