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99章 人生的思考(1 / 1)

秋意渐深,院子里的老槐树叶子落了大半,阳光透过光秃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启明科技”的小院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周师傅带着小王在工棚里赶制一批新设计的夹具,叮当声富有节奏;大刘在计算机房里,键盘敲得噼啪作响,正在用新学的编程知识优化一个控制算法;赵卫国和张姐在办公室里,一个对着电话耐心地跟客户沟通方案细节,一个对着账本拨弄算盘,核对上个月的收支。

陈凡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种奇异的平静与满足。公司运转良好,业务稳定,名声在外,似乎一切都走上了正轨,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快速发展。

然而,夜深人静,或者像现在这样独自一人时,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茫感,偶尔会悄然袭来。他拥有了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自己的事业,可观的财富,美满的家庭,社会的尊重。从那个在四合院里为一口粮食发愁、看人眼色的穿越者,到如今人人尊敬的“陈经理”“陈老板”,他无疑是成功的,是那个年代意义上的“人生赢家”。

可是,然后呢?

人生的目标,难道就是这不断累积的财富和越来越大的公司规模吗?他想起刚穿越来时,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吃饱穿暖,守护冉秋叶,远离那些“禽兽”。这些早已实现,甚至远超预期。那么,下一个十年的目标是什么?让公司利润翻几番?买更大的房子?换更好的车?

这些物质层面的追求,似乎已经无法像当初那样,给他带来强烈的驱动力和兴奋感了。

“爸爸!”一声清脆的呼唤打断了他的思绪。儿子晓峰背着书包,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进院子,后面跟着拎着菜篮子、笑容温婉的冉秋叶。晓峰举着一张画满了歪歪扭扭线条的纸,兴奋地跑到陈凡面前:“爸爸你看!这是我画的!这是咱们家的大房子,这是你的公司,有高高的大门!这是妈妈的学校!这是我,我长大了要开飞机!”

陈凡接过那张充满稚气和想象的画,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睛,心里某个地方突然被触动了。他蹲下身,摸着儿子的头:“晓峰想开飞机啊?为什么想开飞机呢?”

“因为飞机能飞得好高好高,能看到好远好远的地方!”晓峰挥舞着小手,语气里满是向往。

能看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孩子无心的话语,像一道光,照进了陈凡有些迷惘的内心。他忽然意识到,人生的意义,或许不仅仅在于个人和家庭财富的积累,更在于能创造多大的价值,能影响到多少人,能为这个时代、为下一代,留下点什么。

他想起公司设立助学金时,那些受助孩子和家长感激的眼神;想起捐赠文体用品时,农村小学孩子们纯真的欢笑;想起用自己的技术帮助一个个濒临困境的小厂重新焕发生机时,那些厂长工人们由衷的感谢。

这种超越个人利益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是任何金钱和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晚上,他把自己的这番思考说给冉秋叶听。冉秋叶安静地听着,然后轻轻靠在他肩上:“我明白你的感觉。以前我觉得,能把书教好,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就是最大的价值。现在到了教研室,看到自己的教学方法能被更多老师接受,让更多孩子受益,那种满足感,确实和以前不一样。”

她抬起头,看着陈凡:“咱们的公司现在稳定了,你是不是也在想,除了赚钱,它还能承担更多的意义?”

“知我者,夫人也。”陈凡笑了,心里的那点空茫被温暖充填,“我在想,‘启明’这个名字,不能只照亮咱们自己。它的技术,能不能为社会解决一些更普遍的问题?它的发展,能不能为这个行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它的存在,能不能成为一个标杆,证明靠知识、靠诚信、靠创新,真的可以走出一条堂堂正正的路?”

“当然能!”冉秋叶语气坚定,“只要你这么想,并且带着大家这么去做,就一定能。咱们还年轻,路还长着呢。财富和成功不是终点,它们只是工具,让咱们有能力去实现更大梦想的工具。”

夫妻俩的对话,直到深夜。他们讨论着公司的未来规划,讨论着技术发展的方向,讨论着如何更好地回馈社会,也讨论着对子女教育的理念……

窗外月明星稀。陈凡心中的迷雾彻底散去,目标重新变得清晰而坚定。人生的追求,不应止步于“家业鼎盛”,而应迈向更广阔的“价值实现”与“精神富足”。下一个十年,他要带领“启明科技”,不仅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更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有价值、有温度的社会细胞。这条路,注定更富挑战,也必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