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09章 家业鼎盛(1 / 1)

秋老虎过去,天儿总算凉快下来,早晚都得加件外套了。陈凡站在“启明科技”城里总部——也就是那个带着小院子的平房——的院子里,看着屋檐下挂着的几串红辣椒,那是周师傅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说是看着喜庆。

院子里,原先堆得乱七八糟的物料,现在都规整地码放在新搭的棚子目、档案打理得井井有条。赵卫国手下的业务团队又扩充了两个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后院工棚里,周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正忙着为机床厂项目加工第一批核心部件,叮叮当当的声音听着就让人踏实。计算机房里,大刘除了忙项目,还得抽空准备下一期的内部培训讲义。

红旗县那边,大刘带过去的小分队也站稳了脚跟。前进农机配件厂的废品率硬是被他们从百分之二十降到了百分之五以下,老李厂长见人就夸“启明”是救星。县里给划的那块地,手续也跑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开春动工建那个“技术服务中心”。

机床厂的项目进展顺利,第一阶段的设计方案获得了对方的高度认可,预付款也到账了。这笔钱,加上之前几个项目的稳定收益,让“启明科技”的账面上前所未有地充裕。

陈凡自己的小家,也是蒸蒸日上。冉秋叶在区教研室里干得风生水起,她主导编写的《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指导手册》被市里定为推荐读物,听说有可能要正式出版。晓峰的学习不用太操心,就是对各种带轮子、能转的东西格外感兴趣,把他那个旧玩具小汽车拆了装、装了拆,乐此不疲。小丫头语言天赋越发明显,成了幼儿园里的小明星,一张小嘴能把大人哄得团团转。

物质上更不用说了。家里添置了冰箱、洗衣机,陈凡那辆二手“上海”牌也开熟了。存折上的数字,是几年前在四合院里啃窝头咸菜时,想都不敢想的。

可以说,事业、家庭、财富,陈凡都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穿越之初那些“吃饱穿暖”、“守护冉秋叶”、“远离禽兽”的目标,早已被远远甩在身后。他甚至有点恍惚,这一切是怎么在短短几年内发生的?

但陈凡心里清楚,这所谓的“鼎盛”,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绝不是终点。他知道自己骨子里就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那个关于股份制的蓝图,关于技术产品化的构想,关于南下沿海设立据点的念头,都像小火苗一样,在他心里蹿动,催促着他不能停下脚步。

那些四合院里的“禽兽”们,早已成了模糊而遥远的背景音,他们的结局是时代必然,无关痛痒。陈凡的战场,早已是更广阔的市场、更前沿的技术、更宏大的布局。

他转身走回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崭新的中国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个地方:四九城是根基,红旗县是跳板,南方那几个沿海城市,是他下一步目光投向的方向。

第三卷结束了。他从一个凭借技术小心翼翼求生存的穿越者,成长为一个拥有自己事业版图、家庭美满、得到社会认可的“人生赢家”。但这“家业鼎盛”的背后,是更强烈的危机感和更澎湃的进取心。他就像个精心打磨好了武器的猎人,站在已经征服的山头上,目光却投向了远处更深、更广、也更危险的森林。

下一个十年,改革开放将进入更深层次,市场经济的大潮会更加汹涌。陈凡知道,他必须带着“启明科技”这艘已经初具规模的航船,继续扬帆,驶向那充满未知与机遇的深水区。真正的风浪,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