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厂那个大项目算是正式敲定了,合同签下来那天,陈凡做东,在附近新开的一家还算体面的饭馆摆了桌,把核心团队都叫上,算是庆功,也算是给大家紧绷了这么久的神经松快松快。
几杯啤酒下肚,桌上气氛就热络起来。赵卫国脸红扑扑的,嗓门也大了:“要我说,咱们这回可真是露了大脸了!机床厂啊!以前咱想都不敢想能跟他们搭上线!我看往后,这四九城机械行当里,咱‘启明’算是这个!”他翘起个大拇指。
周师傅慢悠悠地呷了口白酒,脸上也带着笑模样,不过话还是那么稳当:“露脸是露脸,可活儿也得给我干漂亮喽!大厂子规矩多,要求高,可不能出岔子。”
“师傅您放心!”大刘推了推眼镜,眼神亮晶晶的,“方案我都反复核验好几遍了,计算机模拟也跑了,关键部件咱们自己加工,保证精度!”
陈凡看着他们,心里头高兴,但也琢磨着更远的事。他敲了敲桌子,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机床厂这个项目,是块敲门砖,也是个新起点。咱们不能光顾着高兴,得想想,往后这‘启明科技’,到底要往哪儿走,要长成个啥模样。”
他拿出随身带着的笔记本,翻到后面几页,上面密密麻麻画着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草图和一些关键词。“我琢磨了个大概,你们听听看,咱一起议议。”
“头一个,技术这块,得继续往深了挖,也得往宽了拓。”陈凡指着本子说,“深挖,就是咱们现在的老本行,机械自动化、设备改造,这块不能丢,要做得更精、更专,争取成为这一片的‘技术权威’。拓宽呢,我瞅着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这块,往后肯定是大头。大刘,你得带着人,往工业控制计算机、还有那个什么…单片机应用上使劲儿。光会修机器、改机器不够了,得会让机器‘自己动起来’,还得会‘说话’(数据采集)。”
大刘认真地点着头:“我明白,凡哥。我也正琢磨这个呢,南方那边现在好多厂子都在搞这个,咱们不能落后。”
“第二,业务模式,也得变变。”陈凡继续说,“不能总满足于接项目、搞合作。咱们得有自己的‘硬货’!”他看向赵卫国,“卫国,除了技术服务,咱们得尝试把自己成熟的技术,变成标准化的产品。比如那个稳压器,测试得差不多了吧?能不能尽快小批量生产,找渠道铺出去?还有适合小作坊用的简易数控装置,能不能搞出来?”
赵卫国眼睛一亮:“产品?这路子对!光靠技术服务,累死也做不大。有自己的产品,那才是长久之计!稳压器没问题,下个月就能先出一批试试水!”
“还有这第三,”陈凡语气加重了些,“是关于咱们这摊子到底咋弄的。我寻思着,等红旗县那边稳定了,机床厂这个项目也做漂亮了,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把公司整个儿升级一下?”
“升级?咋升级?”周师傅放下酒杯,疑惑地问。
“就是,把咱们现在这个‘集体所有制’的帽子,想法子摘了,搞成真正的、咱们自己说了算的股份制公司,或者叫有限责任公司。”陈凡解释道,“名字我都想好了,还叫‘启明’,就叫‘启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产权清晰,管理也更规范,将来要是想吸纳别人投资,或者给核心员工分点股份,也方便操作。最重要的是,自主权更大,能甩开膀子干!”
这话一出,桌上安静了几秒。股份制?这词儿对在座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有点陌生和遥远。
赵卫国最先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股份制?这个好!我听说南方那边早就有搞的了!这么一整,咱们就跟那些老国营厂彻底不一样了,机制更活!凡哥,我支持!”
大刘琢磨了一下,也点点头:“要是真能这么搞,咱们干活儿更有奔头了。就是…手续啥的,肯定挺麻烦吧?”
“麻烦不怕,一步步来。”陈凡见大家基本没反对,心里有了底,“这事儿不急,得等条件更成熟点。眼下,咱们还是得把机床厂的项目,还有红旗县那边,扎扎实实做好。这都是咱们将来‘升级’的本钱!”
他端起酒杯:“来,为了咱们‘启明’未来的蓝图,也为了眼下的硬仗,干了这一杯!”
“干!”几只酒杯碰在一起,声音清脆。每个人脸上都泛着光,那不光是因为酒意,更是因为陈凡描绘的那幅未来图景,让他们觉得浑身是劲,前途一片光明。蓝图是画下了,可要实现它,前面的路还长着呢,得一步一步,踩实了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