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夏,天儿热得跟下火似的,可“启明科技”里头,比天气还热火。红旗县的项目前期人员已经派驻过去了,由大刘带着,在那边搞得有声有色。城里这边,业务也没落下,反而因为名声越来越响,找上门的活儿更多了,而且项目的规模和难度,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这天,赵卫国接了个电话,放下听筒的时候,手都有点抖,脸上是压不住的兴奋,一路小跑着冲进陈凡的办公室。
“凡哥!大…大活儿!天大的活儿!”他喘着气,话都说不利索了。
陈凡正在看红旗县传回来的一份技术简报,抬起头:“稳当点,啥活儿把你激动成这样?”
“是市第一机床厂!他们厂要引进一条国外的数控机床生产线,涉及到一部分配套的工装夹具和自动化上下料机构,需要找外面合作开发!他们…他们点名要找咱们‘启明’谈谈!”赵卫国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记录本。
市第一机床厂!那可是全市乃至全省机械行业的龙头老大,正经的国营大厂!以前这种厂子,眼睛都是长在头顶上的,根本看不上“启明”这种集体所有制的小公司。现在居然主动找上门,还是技术合作开发!
陈凡心里也是猛地一跳,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他们怎么知道咱们的?为啥找咱们?”
“听说啊,一是咱们在红旗县搞的那个‘技术服务中心’的模式,上面有人注意到了,觉得是个新鲜事物,有推广价值。二来,好像是他们厂里有个副总工,前阵子参加了市里组织的一个技术交流会,咱们大刘在那个会上讲过一次课,关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自动化控制的,把那副总工给震住了!回来就跟厂里推荐了咱们!”赵卫国解释道。
陈凡明白了,这是他们长期坚持技术投入、敢于尝试新模式带来的回报。他立刻站起身:“约的什么时候谈?”
“明天上午!在他们厂办会议室!”赵卫国赶紧说。
第二天,陈凡带着大刘和赵卫国,准时出现在了市第一机床厂的办公楼。气派的办公楼,光洁的水磨石地面,跟“启明”那个小院子的感觉完全不同。接待他们的是技术科的科长和那位点了名的副总工。
会谈一开始,对方的态度还带着点国营大厂固有的矜持和审视。技术科长拿着“启明科技”的介绍材料,问的问题都很专业,也很尖锐,明显带着考校的意味。
大刘一开始有点紧张,推了好几次眼镜。但当话题深入到他熟悉的自动化控制和机械设计领域时,他渐渐进入了状态,不仅对答如流,还时不时引用的计算机模拟数据和自己做过的案例来佐证观点,甚至对原方案中几个不太合理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优化建议。
那位副总工听着听着,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开始跟大刘深入地讨论起技术细节来。
陈凡则主要负责把握方向和沟通合作模式。他没有因为对方是大厂就卑躬屈膝,而是不卑不亢地阐述了“启明”的技术理念和合作优势,特别强调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快速响应方面的灵活性。
“…所以,我们不是简单的外协加工,我们希望参与到前期的设计讨论中,利用我们在小型自动化设备和工装设计方面的经验,帮助贵厂把这套生产线更好地消化吸收,甚至进行本土化的适应性改进。”陈凡语气沉稳,充满自信。
会谈持续了整整一上午。结束的时候,那位副总工主动跟大刘握手,语气带着赞赏:“刘工是吧?年轻有为啊!你们‘启明’的技术实力,特别是这种理论结合实践、敢于创新的劲儿,确实名不虚传!”他又对陈凡说,“陈经理,你们的合作思路我们也很有兴趣。这样,我们内部尽快研究一下,给你们答复!”
从机床厂出来,坐进车里,赵卫国长出一口气,擦了下脑门上的汗:“我的妈呀,刚才可真够紧张的!不过,我看有戏!”
大刘还沉浸在刚才的技术讨论里,有点兴奋:“他们那个原设计,在换刀机构的缓冲上确实有点问题,我回去得再琢磨琢磨…”
陈凡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不管这个项目最终能不能拿下,今天能坐在这里,跟行业的龙头老大平等地谈技术合作,本身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启明科技”这个名字,已经不再局限于街道小厂、乡镇企业,真正进入了主流大厂的视野,被认可为这个行业里一个有分量的技术参与者。
几天后,机床厂正式发来通知,决定将部分配套机构的开发任务,交给“启明科技”合作完成!消息传回公司,所有人都沸腾了!这不仅仅是笔大生意,更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很快,行业内部的一些小圈子里,开始流传起关于“启明科技”的种种说法。“就是那家帮红旗县搞技术承包的…”、“听说他们计算机用得溜,设计东西快…”、“市机床厂都找他们合作了…”。不知不觉间,“启明科技”已经成了四九城机械技术服务领域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一个代表着创新、实干和可靠的新兴标杆。
陈凡没有沉醉在这种声誉里,他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站得高了,盯着你的人就多,容错的空间就小。下一步,每一步都得走得更稳,更扎实。但这感觉,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