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不是沈公子,我这一家老小可都饿死了。”
“要不是沈公子,我哪有钱看得起病啊!”
“沈公子给我儿交了学费,他就是我们家的活菩萨!”
......
“天理不存,衙门虚设!还沈公子公道!”
……
元山君坐在茶楼里,正好能从窗口看到御史台的光景。
这沈轻舟的人缘真是出乎她的意料,没想到这些人竟然敢直接来御史台闹事。
“姑娘,这是按您的吩咐研制的茶点,您尝尝。”清茗轩的掌事路充端着一盘茶点毕恭毕敬地走过来。
元山君伸手拿了一块曲奇,轻轻咬下,是这个味:“味道不错,过几日便可以正式出售了。”
路充眼里闪过一丝惊喜:“那给姑娘带些回去?”
“不必,你先下去吧。”眼睛盯着楼下,元山君暂时没有功夫同他叙话。
路充刚亮起的眸子又淡了下去,应了一声,便弓身离开了。
只见赵光明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只见他急匆匆地喊来守卫守门,小跑着回了衙门。
元山君扬起唇角,火已经点起来了,烧成什么样,就看他们了。
藏在暗处的素衣见赵光明离去,也匆匆离开,回到了御史台狱。
素衣躬身道:“公子,外面出事了。”
沈轻舟:“是那位元姑娘?”
“对。我们一直盯着她,发现是她暗中擅动民众去御史台请愿,闹了好大的动静,御史台难敌压力,便立马将案子转手了。”
轻笑一声,沈轻舟玩味道:“看来这元姑娘着实有些本事,这个法子,甚妙。”
翌日,大理寺。
沈轻舟身着囚服,被两个人守着,立在一旁看着热闹。
赵光明和大理寺正吵得不可开交,嘈嘈杂杂的,让他有些瞌睡。
“圣旨到——”一声奸细阴柔的喊声传来,四周瞬间安静,只见门外走进来一个锦衣男子。
寺正连忙起身相迎:“怎劳中内人亲自前来。”
那锦衣男子却并无表情,从身边的侍从手中拿过一卷明黄卷轴,朗声道:“沈轻舟接旨。”
“制曰:朕念你才华出众,诽谤朝廷一案不再追究。然大罪可免,小惩不可失,夺先前所授礼部司员外郎一职,改杉县知县,从此往后,需勤勉克己,为国效忠,为民谋利。钦此。”
沈轻舟低头接旨,心中却暗笑:总算等来了,杉县。
看着沈轻舟手中的圣旨,赵光明气得脸都变了颜色。
诏书有两种,“诏曰”开头的是皇帝口述,由下人所书,而“制曰”开头,则是皇帝亲自书写。
制曰,制曰,沈轻舟何德何能,让圣上亲笔为其拟诏。
但为何是杉县?
谁人不知这杉县活脱脱一个龙潭虎穴。
自三年前起,杉县便水患频发,原先的百亩良田毁于一旦,上任知县也在一场山洪中殉职。
能跑的人都跑了,不能跑的也是私斗作乱。
朝中竟无人敢前去上任,杉县知县一职也一直空着。
圣上怎么把他安排过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