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25章 收还要郡,自坏长城(1 / 2)

却说关陇南面,有一胜地,叫作仇池,地方百顷,平地起凸,四面斗绝,高约七里有奇,统是羊肠曲道,须经过三十六个回峰,力登绝顶。上面水草丰美,且可煮盐,向为氐族所据。

在东汉末年,氐族头目,姓杨名腾,占据此地。其孙子名千万,为百顷氐王,与兴国氐王阿贵在建安年间各有部落万众,二人在建安十六年(211年)随马超作乱。(《魏书》则称杨千万的百顷氐王为曹魏所拜。)

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在汉阳,联结羌胡成为曹操之患,杨千万叛应马超,军屯于兴国,曹操派夏侯渊讨伐。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渊讨伐韩遂,乘胜围攻兴国,氐王杨千万不敌夏侯渊猛攻,阿贵覆灭,千万入蜀逃奔马超。其部落无法逃走,皆投降夏侯渊。

到了263年,因儿子早死,其孙子杨飞龙承其职,势渐强盛,晋封他为平西将军。

杨飞龙无嗣,养外甥令狐茂搜为子,茂搜冒姓杨氏,又三传至杨初,自号仇池公。曾孙名纂,为苻秦所灭。苻秦败亡,杨氏遗族杨定,亡奔陇右,收集旧众千余家,仍据仇池,徙居历城,距仇池二十里,与山东之历城不同。夺取天水、略阳等地,僭称陇西王,后为西秦王乞伏乾归所杀。

东晋太元十九年,前秦太初九年、延初元年,后燕建兴九年,后秦建初九年、皇初元年,西燕中兴九年,西秦太初七年,北魏登国九年,后凉麟嘉六年,窦冲元光二年。

也就是公元394年10月,陇西王杨定战死,杨盛为监国,防守仇池,杨盛自称使持节、征西将军、秦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为后仇池国二任王,此时前秦末任皇帝苻崇的儿子苻宣也来投奔杨盛,为适应当时战争环境需要,杨盛把所属氐族、羌族划分为二十部护军,各自镇守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设置郡县。

到了丙申年(猴年);东晋的太元二十一年;后燕的建兴十一年,永康元年;后秦皇初三年;西秦太初九年;北魏登国十一年,皇始元年;后凉麟嘉八年,龙飞元年。公元396年的12月,杨盛派遣使节向后秦请求册封任命,后秦加封其为使持节、镇南将军、仇池公,杨盛又上表任命苻宣为平北将军。

东晋隆安二年;后燕永康三年,青龙元年,建平元年;后秦皇初五年;西秦太初十一年;北魏皇始三年,天兴元年;后凉龙飞三年;南凉太初二年;北凉神玺二年。公元398年的12月,当年的6月拓跋珪改代国国号为魏国,史称北魏,为缓解后秦带来的压力,杨盛派遣使者向北魏朝贡,并依附北魏,北魏加封杨盛为征南大将军、仇池王。

399年2月,杨盛向东晋遣使称藩,进贡地方特产,东晋任命杨盛为辅国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

402年,后秦国主姚兴派遣乞伏乾归随后秦大将齐难攻克杨盛部将苻帛驻守的皮氏堡,不久又攻克杨盛部将杨玉驻守的西阳堡。

404年,桓玄取代东晋称帝后,加封杨盛为平北将军、凉州刺史、西戎校尉。

9月,后秦国主姚兴派遣乞伏乾归讨伐杨盛,乞伏乾归与杨盛在竹岭(竹岭在甘肃天水市西南二百里)交战,乞伏乾归被杨盛击败。

405年2月,东晋益州刺史兼梁州刺史毛璩听说桓振(桓玄堂侄)攻陷江陵,帅军三万顺流东下,将去攻击桓振。结果益州人不愿意东下远征,大家强行推举毛璩的参军谯纵为首领,称梁秦二州刺史,毛璩奔还成都,后来益州的军营户李腾开城投降叛军,斩杀毛璩及其弟弟毛瑗,屠杀其全家。于是蜀中大乱,汉中空虚,杨盛派遣哥哥的儿子平南将军杨抚进攻汉中,后杨盛任命杨抚为梁州刺史,镇守汉中。

不久,后秦国主姚兴派遣姚硕德、姚敛成、姚寿都等率军三万,讨伐仇池的杨盛。姚寿都等入从宕昌(甘肃陇南宕昌县)而下攻击仇池,姚敛成向下辩(今甘肃陇南成县西北)方向进攻。杨盛派遣其弟弟杨寿迎击姚敛成,堂侄杨斌迎击姚寿都。姚成都顺势反击杨斌,生擒杨斌,把杨斌所部全部俘虏,杨寿等人害怕而率众投降,姚硕德才退军回师。没过多久,后秦国主姚兴又派姚硕德及冠军将军徐洛生等人讨伐仇池,另派遣建武将军赵琨自宕昌(甘肃陇南宕昌县)方向攻击仇池,姚硕德所部多次击败杨盛军。姚兴又派遣其部将敛俱进攻汉中,后敛俱攻下汉中郡成固(汉中市城固县,位于汉中东部),迁徙汉中的流民郭陶等三千多户百姓到关中。

7月,杨盛多次被后秦姚硕德击败,因此惧怕而向后秦请降,并派遣儿子杨难当及重要部属子弟几十人作为人质,姚硕德等人才撤军,后秦任命杨盛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宁益二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益州牧、武都侯。

十一月,后秦派乞伏乾归再次讨伐仇池,杨盛又再次大破乞伏乾归所部。

407年4月,杨盛任命平北将军苻宣为梁州督护,派其率军进攻汉中,后秦梁州别驾吕莹和徐逸、席难等人起兵响应苻宣,后秦梁州刺史王敏进攻吕莹等人,吕莹等向杨盛求救,杨盛派军逼近浕口城(古阳平关、也称白马戍,在陕西汉中勉县武侯镇莲水村),王敏退守武兴(陕西汉中略阳县)。杨盛又再次与东晋恢复通使,东晋任命杨盛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杨盛因此任命苻宣为代理梁州刺史,代替杨抚镇守汉中。

同年,因收复汉中东晋加封杨盛为使持节、北秦州刺史。

420年7月,南朝宋武帝刘裕称帝后,将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杨盛的军号晋升为车骑大将军。

422年4月,南朝宋武帝刘裕晋封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此后后仇池国的正式国号是武都国,刘宋还加封其长子杨玄为武都王世子,加军号为前将军,次子杨难当为冠军将军,侄子杨抚为安南将军。

425年6月,杨盛去世。当初,杨盛听说刘裕取代东晋称帝,仍然使用东晋的义熙年号,对他的世子杨玄说:“我已经老了,当终身为东晋的大臣,你就好好追随宋国。”

杨玄涕泣受命,及杨盛没后,向宋告哀,始用元嘉正朔。宋国于是令杨玄仍然袭父之爵位,杨玄又交通友好北魏,受封征南大将军兼南秦王。才越四年,正是南朝宋元嘉六年,北魏神麚二年,北燕太平二十一年。公元429年7月,杨玄病重不起,对弟弟杨难当说:“如果国境内还不安宁,正需要进行安抚慰劳,保宗还小不能承担大任,我把国事托付给你,希望你不要让先人的功业毁掉。”杨难当当时坚决拒绝接受,请求立杨玄的儿子杨保宗继承王位,由杨难当来辅佐,杨玄表示同意。

至杨玄病死发丧,杨难当果不食言,立杨保宗为嗣主。偏是杨难当的妻子姚氏,密语杨难当道:“国家危险关头应立一位年长的君主,现在反而去侍奉一个小孩子,这不是长远之计。”

这个妇人专喜拨弄是非。杨难当听信妇言,竟而将杨保宗废去,自称都督雍、凉、秦三州军事,兼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430年11月,南安(甘肃天水陇西县一带)的一万多人反叛西秦,推举西秦安南将军、都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首领,焦遗没有听从,叛军又劫持并拥立焦遗的族子焦亮为首领,叛军攻击南安。西秦国主乞伏暮末向杨难当求援,杨难当派遣将军苻南率领三千骑兵前去救援,与乞伏暮末一起攻击叛军,并击溃叛军。

431年6月,占据上邽的胡夏国主赫连定因为北魏的逼迫向西迁移,杨难当则趁机占领了上邽。

432年6月,南朝宋加封杨难当为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将军、平羌校尉,杨难当任命哥哥杨玄的儿子杨保宗为镇南将军,镇守宕昌,任命自己的次子杨顺为镇东将军、秦州刺史,镇守上邽,而杨保宗谋划袭击杨难当,事情泄露,杨难当将杨保宗囚禁。

杨难当又欲并吞汉中之地,伺机思逞。补叙详明。

延和二年(433年)3月,南朝宋的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执政失当,大失民心,因此宋文帝刘义隆将甄法护免职,任命萧思话为督梁南秦二州诸军事、横野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

9月,后仇池国严重歉收,而南朝宋益州、梁州大丰收,杨难当趁着萧思话还没有到任,而甄法护已经被免职将要回建康的时机,杨难当率兵袭击梁州,攻破白马城(即古阳平关、也称阳安关、浕口城,在陕西汉中勉县武侯镇莲水村),俘虏了晋寿太守张范,甄法护派遣梁州刺史府参军鲁安期、沈法慧等人率军迎击,但鲁安期等人都被杨难当击败而奔逃。接着杨难当又派遣建忠将军赵进攻打葭萌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南朝宋时属于梁州,晋寿郡的郡治),又抓获了刘宋新任的晋寿太守范延郎。

同月,北魏派遣兼大鸿胪崔赜持节,加封杨难当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羌校尉、秦梁二州牧、南秦王。

11月,甄法护放弃梁州州城,逃到洋水(今陕西汉中西乡县东的泾洋河)的西城(今陕西汉中西乡县,位于牧马河与泾洋河交汇处),杨难当于是占据了汉中,先任命氐族人苻粟持为梁州刺史,不久因为苻粟持凶悍而杀掉他,接着又任命自己的军司马赵温为梁秦二州刺史。

萧思话到了襄阳,接得梁州失守的消息,连忙派遣司马萧承之,率领五百人前进,长史萧汪之,率引五百人为后应。

这萧承之就是后来齐太祖的父亲,前为济南太守,曾用空城计却魏。此次调任汉中太守,偕萧思话东行,兼充行军司马。既而奉萧思话的军令,作为前驱,自思随兵太少,应该沿途招募,便陆续收集丁壮,约得千人,乃进发占据磝头。

杨难当焚掠汉中,引众士兵西还,留将军赵温居守梁州,赵温令魏兴太守薛健据黄金山,副守姜宝据铁城。铁城与黄金山相对,仅隔里许,斫树塞道,阻截宋军。

萧承之遣阴平太守萧坦,进攻二戍,扫除芜秽,长驱直达,先拔铁城,继下黄金山,杀得薛健、姜宝大败而逃。

赵温亲自出马,前来攻打萧坦军营,萧坦军营又出兵奋击,舞刀先进,左斫右劈,杀死氐众数十人。后面兵士随上,搅破赵温的军阵,赵温知不可挡,只好狼狈遁去。

萧坦亦受创,退归大营养疴,萧承之另外派遣司马锡文祖,前往戍守黄金山。后队萧汪之亦至,还有平西将军临川王刘义庆,即刘道规的继子,方出兵镇守荆州,也遣将军裴方明,带兵三千,来助思话。

萧思话派参军王灵济,率领偏师出洋川,进向南城。氐将赵英,据险扼守,为王灵济所攻破,将赵英擒拿住。南城空虚,无粮食可用,王灵济于是引领军队退还,与萧承之合师。

萧承之督令诸军追击氐众,行军抵达汉津,但见两岸遍布敌营,中通浮桥,步骑杂沓,戈戟森严,料知会有一场恶斗,于是立营布阵,从容待战。

那敌营中的统帅,乃是杨难当之子杨和,会集赵温、薛健等人,据津拒敌,兵约万余。既而看见宋军到来,便麾众来攻,环绕萧承之的行营,至数十匝。

萧承之开营逆战,因与敌接近,弓箭难施,只好各用短刀,上前力搏。偏偏氐族众士兵尽穿犀甲,刀刃不能顺利砍入,萧承之急忙命令将士截断长矟,上系大斧,横砍过去,每一动手,砍倒氐兵十余人,氐族众士兵抵挡敌军不住,纷纷溃败而散。

杨和等人逃回寨中,放起一把无名火来,将所有营帐及所筑浮桥,尽行毁去,退保大桃。

既而萧思话、裴方明等一齐驰至,与萧承之并力进攻,连战皆捷,不但将大桃敌众,悉数逐走,就是梁州亦唾手取来。从前杨盛的时候,略汉中地,夺去了魏兴、上庸、新城三郡,至是且尽行克复,汉中全境,无一氏人。

杨难当恐怕宋军入境,慌忙上表谢罪,宋主刘义隆,方才下诏赦宥。令萧思话镇守汉中,加号宁朔将军。召萧承之还都,令为太子屯骑校尉,收逮甄法护下狱,赐令自尽。此外有益州贼赵广,秦州贼马大玄,先后作乱,俱得荡平,这也无容细表。

且说魏主拓跋焘既而取得了河南之地,于是分兵戍守,加授崔浩为司徒,长孙道生为司空。

长孙道生平时素来俭约,得一熊皮为毯,数十年不易,魏主拓跋焘曾经让歌工作颂,有智如崔浩,廉如道生二语。

崔浩更劝魏主拓跋焘偃武修文,征求世胄遗逸,得范阳人卢玄,博陵人崔绰,赵郡人李灵,河间人邢颖,渤海人高允,广平人游雅,太原人张伟等,各授中书博士。惟崔绰以母老为辞,不肯受官。

崔浩又改定律令,除掉四岁五岁刑律,增一年刑,授议亲议贵议功诸例,凡官阶九品以上,得酌量减免,妇人当刑而孕,概令延期,待产后百日,始按律取决。阙下悬登闻鼓,使冤民得来到宫阙申诉,击鼓上闻,舆情翕服,国内称治。一面欲通好江左,息争安民,乃请命魏主拓跋焘,令散骑侍郎周绍南来,至刘宋聘问,并乞和亲。宋主刘义隆含糊作答,但遣使臣魏道生报聘,嗣是两国使节,往来不绝。

魏主拓跋立子拓跋晃为太子,又派散骑常侍宋宣到宋国,为太子求婚,宋主刘义隆仍然支吾对付,卒无成议,惟南北和好,约得十余年,好算是魏主拓跋焘的美意。应该使南人领情。

宋主刘义隆,听闻魏主拓跋焘求贤恤民,自己也下了几道劝农举才的诏敕,无如亲贵擅权,吏胥舞法,就使有几个遗贤耆老,怎肯冒昧出山,虚縻好爵。

晋武帝时,曾经召武阳人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愿终养祖母刘氏,上了一篇陈情表,决意辞征。作者误,此系晋武帝。

晋武帝只好收回成命,许令终养。还有谯郡戴逵子颙,承父遗训,雅好琴书,屡征不起。南阳人宗炳,与妻罗氏,并隐江陵,亦终不就征。他如广武人周续之,临沂人王弘之,鲁人孔淳之,枝江人刘凝之等,均立志高尚,迭经宋廷召用,并皆固辞。最着名的是寻阳陶渊明先生,他名潜,字元亮,系晋朝的大司马陶侃之曾孙,晋季曾为彭泽县令,郡遣督邮至县,故例应束带迎见,陶渊明慨然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解组自归。随赋《归去来辞》,自明志趣。门前种五柳树,因作《五柳先生传》,为己写照。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亦与同志,偕隐栗里,陶渊明前耕,翟氏后锄,并安勤苦,不慕荣利。宋司徒王弘,为江州刺史时,曾经使陶渊明的友人庞通之,赍着酒肴,邀他共饮。

陶渊明嗜酒,欣然应召,入座便饮。俄顷弘至,陶渊明只自饮酒,不通姓名,既醉即去。平时所着文章,必书年月,但在晋义熙以前,曾经署年号,一入宋初,唯署甲子,隐寓不事宋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