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斯感到整个殿堂的光线都凝聚在自己身上,那些流动的信息符号仿佛暂缓了生灭,静待着他的答案。这不是一个可以用简单对错来回应的问题,它直指这个宇宙最深的矛盾,也叩问着他自身存在的意义。他体内几种力量也产生了微妙的波动:观察者核心的平衡之力倾向于理性的认知,生命火种本能地抗拒着终结,无序之火在寂静中躁动,而那缕被归零意志约束的熵能,则与“热寂”的终局隐隐共鸣。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起头,目光穿透那模糊的光影,仿佛要看清其背后那冷漠的注视者。
“答案?”卢卡斯的声音在光之殿堂中回荡,平静却带着一种自身经历淬炼出的力量,“宇宙的终极命运,或许是熵增至热寂,是万物归零。‘清扫者’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加速不合格‘样本’的消亡,或许连同这个坟场本身,都是迈向那个终局的一部分过程。”
他微微抬起琉璃右臂,感受着其中交织的力量。“我见证了文明的挣扎与覆灭,承载了生存的渴望、毁灭的狂暴、以及……归零的冰冷。它们并非全然对立。生存的意志在毁灭的威胁下迸发最强光耀,而无序的混沌中亦能孕育新的秩序。甚至归零,在抹除一切的同时,也带来了最彻底的‘平静’。”
“你认为热寂是注定的答案,”卢卡斯继续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但或许,答案本身并不存在于那个最终的终点。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抗拒无法改变的物理定律,文明的意义也不在于追求永恒的存在。真正的答案,可能存在于从太初到终末的这段‘过程’之中——存在于每一次面对黑暗时的抉择,存在于每一次在绝望中点燃的微光,存在于观察、理解、创造、甚至……反抗本身。”
他顿了顿,感受着艾莉森站在他身边传来的坚定支持,继续说出最终的想法:“即使最终注定是冰冷的死寂,那么‘活着’的过程,每一个瞬间的思考、感受、联结与抗争,就是对其最深刻的反驳。宇宙趋向热寂,但生命和文明,乃至像我这样矛盾的‘变数’,我们所代表的,是逆熵而上的‘可能性’。这可能性本身,或许就是答案。它不是对抗热寂的胜利宣言,而是赋予从生到死这段旅程以意义的……尊严。”
光芒构成的高维存在沉默了片刻,那中性的意念再次拂过,这一次,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辨明的波动,像是古老的程序在处理一个从未预设过的变量。
“有趣的视角。你并未否定终局,却赋予了过程以终极意义。你自身,就是这种‘过程’与‘可能性’的具象化——平衡与失衡,创造与归零,秩序与混沌,这些矛盾的力量在你体内达成了一种极不稳定的、动态的共存。这确实超出了初始模型的推演。”
光之几何体微微变幻,周围的信息流加速盘旋。“‘庇护所’的存在,并非为了逃避终局,而是为了观察‘过程’的极致形态。这里保存着某些……在‘清扫’中得以‘豁免’的样本,并非因为它们完美,而是因为它们展现了某种独特的‘可能性’。”
光芒在卢卡斯和艾莉森面前展开,形成了一幅新的星图,比“远航者”号留下的更加古老、更加浩瀚,其中标记着数个微弱但稳定的光点,如同黑暗中的孤岛。
“遗忘坟场,是墓园,也是苗圃。‘清扫者’是园丁,剪除失败的枝丫。而这里,是观察站。”高维存在的意念指向星图上的光点,“这些是历经筛选,展现出特殊韧性的‘可能性’碎片。它们或许弱小,但其存在方式,或许蕴含着对抗终极虚无的……另一种微光。”
“你的旅程尚未结束,承载变数者。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观测数据。能源已为你们的星舟补充,损伤已修复。现在,你们可以选择离开,前往这些‘可能性’的聚集地,或者……留下,成为这‘庇护所’的一部分,在绝对的平衡中,避开外界的纷争与最终的宿命。”
这是一个选择。安全的囚笼,或是危险的征途。
卢卡斯和艾莉森对视一眼,没有任何犹豫。留在这种绝对的、近乎停滞的“平衡”中,与归于虚无何异?他们的价值,在于前行,在于探索,在于那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
“我们选择离开。”卢卡斯代表两人做出了回答。
“如你所愿。”高维存在的意念没有丝毫意外,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这条信息坐标,以及我对‘清扫者’行为模式的有限理解,已传输至你们的星舟。谨慎使用。你们的‘变数’特性,或许会扰动某些既定的轨迹,带来不可预知的变化。”
光芒开始消退,光之殿堂逐渐变得透明。卢卡斯和艾莉森感到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他们送回了“逐星者”号。
船舱内,能源显示已完全恢复,甚至比巅峰时期更充沛。所有系统运行流畅,仿佛焕然一新。主屏幕上,展示着那份标记着数个“庇护所”和“可能性”聚集地的古老星图。
窗外,那个巨大的光之几何体依然在缓缓旋转,散发着永恒的、平和的光芒,但它似乎不再关注他们,重新隐没于绝对的虚无之中。
“逐星者”号调转方向,驶离这片绝对秩序的区域,再次投入外面那片混乱、危险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遗忘坟场。
卢卡斯看着星图上离他们最近的一个标记点,那里被标注着一个古老符号,根据传输信息中的解读,其含义近似于——“火种集市”。
“下一个目的地,”卢卡斯对艾莉森说,眼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让我们去看看,其他从‘清扫’中幸存下来的‘可能性’,是什么样子。”
星舟引擎发出稳定的轰鸣,划过黑暗,载着微光,奔向新的未知。他们的旅程,远未结束,而关于宇宙答案的探寻,就在每一步的前行之中。
“逐星者”号轻盈地滑行在遗忘坟场的边缘地带,向着星图标记的“火种集市”坐标前进。有了“庇护所”补充的充沛能源和完成的自我修复,星舟的性能甚至比遭遇“远航者”号之前更胜一筹。艾莉森熟练地规避着时而出现的空间褶皱和引力乱流,相比之前的提心吊胆,此刻多了几分从容。
卢卡斯则沉浸在体内力量的进一步磨合中。经过“庇护所”那绝对平衡环境的洗礼,观察者核心的力量似乎被“激活”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他现在不仅能更精细地调和生命火种、无序之火与熵能,甚至开始尝试主动“编织”规则碎片——不是像高维存在那样创造规则,而是利用归零意志的“剥离”特性,从坟场混乱的规则背景中,提取出相对稳定、有用的片段,临时加固星舟周围的局部空间,使得航行更加平稳。这是一种极其精妙的操作,每一次成功,都让他对自身力量本质的理解加深一分。
“导航显示,我们即将进入‘火种集市’的标示区域。”艾莉森的声音打断了卢卡斯的冥想。她指着主屏幕,那片空间的背景混乱度明显降低,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秩序化混乱”景象——不再是狂暴的空间裂痕和引力漩涡,而是漂浮着大量人造或自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平台”和“残骸岛”。有些平台巨大无比,像是星舰的残骸被强行拼接改造而成;有些则小巧精致,散发着不同文明特有的能量光泽。
远远地,就能感知到多种多样的能量信号和意识波动,虽然微弱,却充满了生机,与坟场死寂的主流氛围格格不入。这里就像是一片在废墟上顽强生长出的怪异绿洲。
“扫描到多个非敌对性信号,能量特征各异,符合多文明聚集地特征。检测到信息交换流量巨大……看来,这里确实是个‘集市’。”艾莉森谨慎地操控星舟,降低速度,缓缓靠近那片区域的外围。
随着距离拉近,眼前的景象愈发清晰。他们看到由巨大植物根系缠绕构成的生态平台,上面有发光生物在蠕动;看到由纯粹晶体构筑的几何城市悬浮在虚空中;也看到利用星兽骸骨搭建的粗犷巢穴,以及一些风格明显属于科技文明的、布满天线和灯光的小型空间站。各种奇形怪状的飞行器在这些平台之间穿梭,有的像水母般柔软飘荡,有的则棱角分明,喷射着等离子尾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