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13章 路会更难走(1 / 2)

当夜,姜淮调集所有御史,彻查东厂。然而次日清晨,存放田契的库房突然失火,所有证据化为灰烬。

“大人!还有杨公子...”亲信慌张来报,“他昨夜暴毙狱中!”

姜淮手中的茶盏落地粉碎。

他明白,这是刘余的反击,既灭了口,又断了他的线索。

更糟的是,首辅府传来消息:杨廷和病倒了。

站在都察院堂前,姜淮第一次感到无力。证据被毁,人证已死,三日期限转眼就到...

“大人,”老御史颤巍巍递上一本旧册,“或许这个有用。”

这是二十年前的漕运旧档,记录着一次倭患。当时退敌的将领,姓刘名余。

“刘余退倭?”姜淮震惊,“他不是太监吗?”

“他本是水师参将,后来才净身入宫。”老御史低声道,“据说...他通倭。”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姜淮心中形成。

他立即求见靖安侯派来的信使:“上次倭寇来袭,可有什么异常?”

信使回想:“说来奇怪,倭寇对港内布局极为熟悉,专烧粮仓...”

姜淮全都明白了。

三日期满,他再次进宫。

皇帝还是在御花园喂鱼:“姜爱卿,证据呢?”

“臣没有证据。”

刘余露出得意的笑。

“但臣要参刘余通倭!”

刘余笑容僵住。

姜淮上前一步:“松江港布局乃军事机密,倭寇如何得知?除非...有内奸!”

“你血口喷人!”刘余尖叫。

“二十年前,刘余任水师参将时,就曾与倭寇勾结。臣已找到当年幸存的老兵,可当面对质!”

皇帝终于转身,目光如刀:“刘余,可有此事?”

刘余扑通跪倒:“陛下明鉴!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

“你的忠心,”皇帝轻轻挥手,“朕知道了。”

禁军上前拿下刘余。

“陛下!陛下!”刘余的哀嚎渐远。

皇帝看着姜淮:“你做得很好。”

“臣...只是尽了本分。”

“但你要记住,”皇帝意味深长,“打碎一个旧世界容易,建设一个新世界难。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

姜淮躬身:“臣,准备好了。”

走出宫门,阳光刺眼。他看见首辅杨廷和的轿子停在宫外,老人被搀扶着,向他深深一揖。

这一刻,姜淮明白,真正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但他不会退缩。

因为这场席卷帝国的风暴,必须有人坚守到最后。

……

刘余下诏狱的消息传开,京城哗然。

姜淮回到都察院时,衙门前已围满了百姓。不知谁喊了一声“姜青天”,人群齐刷刷跪倒一片。

“诸位请起。”他伸手去扶,碰到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

“青天老爷,”一个老农颤巍巍捧着一篮鸡蛋,“小老儿没什么孝敬,这是自家鸡下的...”

姜淮眼眶发热,正要推辞,街角突然传来马蹄声。一队锦衣卫疾驰而来,为首的千户亮出腰牌:

“奉懿旨,都察院左都御史姜淮,即刻进宫。”

慈宁宫内檀香袅袅。太后隔着珠帘,声音听不出喜怒:

“姜爱卿,哀家听说,你今日又立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