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5章 终成夙愿(1 / 2)

三女在信中,讲的是家里和庄上的琐事,禇灵媛与贺江梅都生了,禇灵媛诞下一女,贺江梅诞下一子。

王愔之有了三子三女。

二十一岁,六个孩子的父亲。

这让他颇为唏嘘,心里也有一种归心似箭的冲动。

不过他清楚,在桓玄败亡之前,自己急于回江东,会被桓玄盯上,视为头号大敌,未必会全力对付北府军了。

甚至还会与北府军相互妥协。

他在等桓玄把北府军肢解之后,与刘裕抢食北府军的尸体。

桓玄滥杀北府宿将,他毫不同情,当初救援京口之时,该走的都带走了,没跟他走的,即便不是敌人,也是路人。

说句现实话,他也巴不得这些老家伙早点死呢。

刘穆之主要是汇报公事,受旱灾影响,虽然艰难,但是可以引浙江水灌溉,除了减产两到三成,并无大碍。

同时,钱塘陆陆续续收拢了左近流民两万余户,这都是王霸之基。

如今的刘穆之,是螺丝壳里做道场,极为考验功力,连王愔之都有些过意不去,心想着要不要提拨下刘虑之。

不过暂时没有好的位置。

毕竟他初来乍到,若急于剥夺彭城下属诸县的县令长,未免显得吃相难看。

思来想去,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在慕府里稍微提一提。

“苏将军和表兄暂歇数日,过一阵子,我带你们北上青州!”

王愔之收起信函,便道。

除了苏荃,郗绍也来了,他打算在不其建码头船坞,尽可能在当地造船。

“诺!”

二人拱手应下。

王愔之基本上是甩手掌柜,只掌握军事,以及匠作营和水军,政事甩给了张法顺,农事交由禇秀之。

这二人专心庶务。

尤其是张法顺,仿佛迎来了第二春,即便旰食宵衣,也乐在其中。

王愔之身为高门贵种,不会理解一个寒门庶族对权势的渴望,放手让张法顺做,除了感恩戴德,也有夙愿得偿之意。

不过王愔之不是太在乎,天底下没有谁是十全十美,欲用其优,必承其弊。

要想又肯办事,又没有私心的下属,必会催生出一批表面道貌岸然,背地里鸡鸣狗盗之徒,就如明清的绝大部分官员。

他充分放权,只把着大方向。

宋齐梁陈为何内斗不断?

关键在于,士族虽然渐渐退出政治舞台,但寒门并未构建起适合他们的政治土壤。

土族政治的最大优点是协商,互相掣肘,而寒门政治是赤果果的你死我活,直到科举制落实,驯服了寒门,政局才稳定下来。

相对于张法顺,禇秀之颇有几分士人作派,把事务分派给僚属去干,他隔天听取汇报,或者下到地头检查巡访。

待苏荃和郗绍离去之后,薛银瓶轻声道:“郎君临行之前,还是给王妃留个子嗣为好,免得一去数月,独留王妃一人牵肠挂肚。”

“哦?”

王愔之讶道:“银瓶姊姊怎地和王妃这样好了?”

薛银瓶叹了口气道:“王妃也是个可怜人,被郎君毁了家,又跟来彭城,郎君就成全她罢。”

王愔之意外于王灵居然请薛银瓶做说客,其实他并非有意避着王灵,实是这段时间忙的脚不沾地。

况且身边还有采薇、淑慎、静宜、攸宁四婢,再加薛银瓶。

若非他刻苦练功,精力过人,怕是几个月下来,就唇青颊白了。

说句现实话,在生态圈的运行机制中,雌性是根本,雄性相对于雌性来说,是保镖+喷金兽的角色,雄性的使命是为雌性奉献,从金钱到精元,以保证血脉的延续。

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大自然给予的蜜糖,倘若沉溺于这份快乐,蜜糖瞬间就会变成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