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命运的日子,终于在冬日的晨雾中来临了。
天色未明,空气中弥漫着破晓前的寒意。陈凡和冉秋叶却早已醒来。两人都没有多说话,一种无声的紧张在小小的房间里流淌。
陈凡检查着今天要带进考场的东西:钢笔吸足了墨水,铅笔削好了两支,橡皮、直尺、准考证……冉秋叶昨晚就已经帮他反复清点过,此刻他还是不放心地又看了一遍。准考证上那张略显青涩的一寸照片,是他特意去照的,
“再看看,别漏了什么。”冉秋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把手里的网兜递过来,“里面有两个煮鸡蛋,还有馒头,你到时候找个地方吃点,别饿着肚子考。”
陈凡接过还温热的网兜,点点头:“嗯,知道了。”他穿上那件半新的棉袄,是冉秋叶前几天特意拆洗翻新过的,干净而暖和。
“围巾围好,今天外面冷。”冉秋叶拿起那条米色围巾,仔细地替他围上,动作轻柔。她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身形显得有些笨拙,但眼神里的关切却无比清晰。
“你在家好好的,别累着。”陈凡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凉,“我考完就尽快回来。”
“我没事,你专心考试,别惦记家里。”冉秋叶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些,“快走吧,早点到考场,心里踏实。”
陈凡深吸一口气,拿起装着文具和食物的布包,转身走出了家门。冉秋叶跟到门口,倚着门框,看着他挺拔却略显单薄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揪着,既有期待,又有无法言说的担忧。
街道上,与他同行的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穿着各式的棉袄,戴着围巾手套,手里都拿着类似的布包或网兜,神情无一例外地严肃而紧张。没有人高声谈笑,只有匆匆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对考点位置的确认声,汇成一股无声却磅礴的洪流,奔向散布在城市各处的考场。
陈凡按照准考证上的地址,找到了他的考点——一所中学。学校门口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聚集了黑压压的一片考生。有人在最后时刻翻着皱巴巴的笔记,嘴唇飞快地翕动;有人不停地做着深呼吸,试图平复过于急促的心跳;也有人面无表情地站着,眼神放空,不知在想些什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焦虑和决绝的复杂气息。
陈凡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从网兜里拿出还温热的鸡蛋,慢慢地剥着壳。鸡蛋的香味很淡,却奇异地让他有些纷乱的心绪平静了下来。他想起了冉秋叶在灯光下为他织毛衣的样子,想起了厂长那句“去吧,好好学”,想起了张工拍着他肩膀说“别给轧钢厂丢人”……这些画面像是一股股暖流,注入他的心田,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和临考的紧张。
“叮铃铃——”
一阵清脆而刺耳的铃声划破空气,考场大门缓缓打开。
“考生入场!请出示准考证!”工作人员拿着喇叭高声喊道。
人群开始骚动,向着门口涌去。陈凡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将准考证紧紧捏在手里,随着人流向前移动。核验身份,检查携带物品,找到对应的教室和座位。
教室很旧,墙壁斑驳,木质桌椅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陈凡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将钢笔、铅笔、橡皮整齐地摆在桌角。他环顾四周,看到前后左右坐着的,有看起来比他年纪还小的青年,眼神里带着稚嫩和惶恐;有面容沧桑、眼角已爬上细纹的中年人,眼神沉寂中透着不甘和最后的拼搏;也有和他年纪相仿的,表情凝重,如同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
监考老师抱着密封的试卷袋走上讲台,用威严的目光扫视全场,宣读考场纪律。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剩下窗外呼啸而过的北风,以及无数颗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
试卷发下来了,粗糙的纸张,油印的字迹,带着一股淡淡的墨味。陈凡深吸一口气,拿起钢笔,在试卷左上角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准考证号。他粗略地浏览了一下题目,心中稍定——大部分知识点都在他的复习范围内。
他不再犹豫,沉下心来,开始答题。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汇入整个考场一片细微的书写声中。这一刻,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洪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窗外是寒冷的冬天,教室之内,无数个梦想正在笔端悄然绽放。
陈凡专注于眼前的方寸试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外面的世界,也暂时忘记了守在筒子楼里,那颗为他悬着的心。他只知道,他必须全力以赴,为了不辜负那些期待的目光,更为了,他和秋叶共同选择的那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