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0章 新的思路(1 / 1)

表彰大会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厂里发给陈凡的八百块奖金,厚厚一沓大团结,用红纸包着,刚在家里抽屉躺了没两天,陈凡心里头却已经琢磨开更远的事儿了。

晚上,冉秋叶坐在灯下一边织着小毛衣,一边看着自己男人对着几张写满字的纸和几张报纸发呆,那眉头拧的,比研究设备图纸时还紧。

“琢磨啥呢?奖金拿到手,心里还不踏实了?”冉秋叶放下手里活计,给他倒了杯温水递过去。

陈凡接过杯子,没喝,手指头无意识地敲着杯壁,发出清脆的响声。“秋叶,这八百块钱,搁以前,是咱想都不敢想的巨款。放在院里,能让贾家那帮人眼红得滴出血来。”

“那是,咱这筒子楼里,谁家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现钱。”冉秋叶笑着附和,她知道丈夫话里有话。

“可这钱,说多吧,买点好家具、添置几身行头、再给你和孩子多存点营养品,也就差不多了。说少吧,它又是普通工人快两年的工资。”陈凡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妻子,“我在想,它能不能变成会下蛋的母鸡。”

“下蛋的母鸡?”冉秋叶没太明白这比喻。

“就是钱生钱。”陈凡把身子往前探了探,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你看啊,秋叶。现在这政策风向是越来越明朗了,鼓励搞活经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厂里也在讨论奖金制度常态化,甚至还有人说,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试点承包了。这说明啥?说明光指着死工资过日子,以后可能就落伍了!”

他拿起桌上那几张他写的密密麻麻的纸,“这是我最近琢磨的。咱们之前那个生产线改造,效果你也看到了,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优等品率百分之百。这说明咱们这套技术方案是行之有效的,是能创造真金白银的!”

“嗯,这我信。”冉秋叶点头,脸上带着自豪。

“可你想过没有?”陈凡眼睛更亮了,“咱们红星轧钢厂是大厂,底子厚,能支撑得起这样的技术改造。可四九城有多少中小厂子、街道工厂,它们设备更老旧,技术更落后,日子也更难过?它们需不需要改造?它们想不想提高效率?”

冉秋叶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那肯定是想的,谁不想把厂子搞好啊。”

“对啊!”陈凡一拍大腿,“这就是机会!如果咱们……不,如果我能把我这套技术,不是无偿奉献给厂里,而是当成一种……一种‘商品’,去帮那些小厂解决问题,收取合理的报酬。这不就是政策上说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吗?”

他越说越兴奋,语速快得像打机关枪:“而且这路子稳当!不偷不抢,靠本事吃饭,符合政策导向。风险也小,我不用辞掉厂里的工作,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先干起来。启动资金嘛,”他看了一眼抽屉,“这八百块奖金就是第一桶金!买点必要的工具、元器件,或者请帮忙的师傅们吃顿饭,都够了!”

冉秋叶听着,心里头也跟着活络起来。她不是那种只会围着锅台转的女人,陈凡的话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你这想法……是挺新鲜的。就是,这算不算……搞副业?厂里会不会有意见?以前可是打击‘投机倒把’的。”

“性质不一样。”陈凡显然深思熟虑过,“‘投机倒把’是倒买倒卖,扰乱市场。我这是实打实的技术输出,促进生产,跟政策精神是吻合的。至于厂里……”他顿了顿,“我估摸着,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甚至能给厂里带来点好名声,领导们大概率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张工和厂长现在对我都很看重,只要我不踩红线,问题不大。”

他握住冉秋叶的手,语气变得郑重:“秋叶,我知道这事儿有风险,也得投入大量精力。以后可能陪你和孩子的时间会更少。但我总觉得,这股政策的春风不会停,机会就在眼前,不抓住太可惜了。我想试试,想给咱们家,也给咱们这身技术,搏一个更不一样的将来。你觉得呢?”

冉秋叶反手握住他,她的手因为常年拿粉笔有些粗糙,却温暖有力。她看着丈夫眼中跳动的火焰,那是一种对未来的渴望和自信,就像他当初在车间里解决技术难题时一样。她微微一笑,声音温柔却坚定:“你想做,就去做。家里有我呢。技术上的事我帮不了大忙,但帮你整理资料、核对数据,管好咱们这个家,没问题。我相信你的判断。”

她顿了顿,补充道:“就是一点,一定得稳妥,宁可慢点,也别让人抓了把柄。咱们现在这日子刚有起色,经不起大风浪。”

“你放心!”陈凡重重地点头,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有了妻子的支持,他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第一步,我得先找个合适的‘试验田’。不能找太复杂的,得找那种问题明确,咱们的技术能快速见效,而且负责人得靠谱,不是那种想过河拆桥的。”

夫妻俩又在灯下细细商量了许久,窗外的月亮悄悄爬上了中天。一个新的蓝图,就在这小小的筒子楼里,在这对年轻夫妻的谋划中,悄然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