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0章 冉秋叶的成果(1 / 1)

红星小学的教师办公室里,气氛有点不一样。往常这个时候,多半是批改作业的沙沙声和偶尔的交谈声,今天却格外安静,几乎所有老师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靠窗的那个工位。

冉秋叶正低头仔细擦拭着一个木框,木框里镶嵌着的,是一张崭新的、印着红色印章的奖状——“区年度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旁边还放着一本最新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学参考》,里面收录了她的那篇获奖论文。

“冉老师,你这回可是给咱们学校挣了大脸了!”教语文的刘老师终于忍不住,笑着打破了沉默,“区一等奖啊,咱们学校多少年没见过了!”

“就是就是,”对面的王老师也凑过来,拿起那本教学参考,翻到冉秋叶论文那页,啧啧称赞,“都印成书了!冉老师,你现在可是咱们区的名人了!”

冉秋叶被大家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放下手里的奖状框:“刘老师,王老师,你们就别取笑我了。我就是运气好,正好撞上了评委会的口味。”

“这可不是运气!”年级组长李老师端着茶杯走过来,语气认真,“你那套教学方法,我偷偷去听了几次,确实有东西!孩子们眼睛是亮的,脑子是活的,跟你以前那种光靠死记硬背的效果就是不一样。校长在班子会上都点名表扬了,说你这叫‘教学创新’,是方向!”

正说着,校长秘书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笑:“冉老师,校长请您过去一下,区教研室来电话了,关于下个月全区公开课的具体安排。”

办公室里又是一阵小小的骚动。全区公开课!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硬荣誉,比论文获奖更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功底和影响力。

冉秋叶心里也有些紧张,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跟着秘书走了出去。

等她从校长办公室回来,手里多了一份详细的公开课通知和一套区里统一印发的教学资料。通知上明确写着,这次公开课的主题就是“激发兴趣,活化思维——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新探索”,主讲人:红星小学教师冉秋叶。后面跟着一长串听课人员的名单,各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黑压压一片。

“压力大吧?”李老师关切地问。

“嗯,”冉秋叶老实点头,看着那名单就觉得头皮发麻,“这么大阵仗,万一讲砸了……”

“怕什么!”李老师给她打气,“你平时怎么上的,到时候就怎么上!把你那些让孩子们‘玩’数学的法子都使出来!我看就行!咱们全校老师都支持你!”

同事们的鼓励让冉秋叶心里暖烘烘的。她坐下来,开始仔细研究公开课的要求和流程,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具体的教学环节了。

晚上回到家,小知行正坐在客厅地板上,摆弄着几个彩色积木,嘴里咿咿呀呀地唱着不成调的歌。陈凡系着围裙,正在厨房里炒菜,锅里刺啦作响,香味飘满了整个小院。

冉秋叶把奖状和那本教学参考书放在桌上,走过去从后面抱住陈凡的腰,把脸贴在他宽阔的背上。

“怎么了?受委屈了?”陈凡关小炉火,扭过头问。

“没有,”冉秋叶声音闷闷的,“就是……区里公开课的通知下来了,下个月,好多人来听,心里有点慌。”

陈凡转过身,看着她有些忐忑的眼睛,笑了:“这有什么好慌的?我媳妇儿可是区论文一等奖得主,教学方法是上了书的!该慌的是那些来听课的人,怕学不到真经呢!”

他这插科打诨的话把冉秋叶逗笑了,轻轻捶了他一下:“没个正经!”

“我说真的,”陈凡收起笑容,认真地看着她,“秋叶,你是有真本事的。你那些让学生爱上数学的办法,我听着都觉得有意思。你就把你平时在班里上的样子,原原本本展示出来就行。别忘了,你背后还有我这个‘技术高工’给你当后勤部长呢!需要做什么教具,一句话的事!”

听着丈夫信任又务实的话语,冉秋叶心里的那点紧张消散了不少。是啊,她有什么好怕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吃饭的时候,小知行挥舞着小勺子,指着桌上的奖状,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亮!”

陈凡哈哈大笑,夹了块肉放到冉秋叶碗里:“看,儿子都说你厉害!快吃,吃饱了才有力气准备打仗(公开课)。”

灯光下,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饭菜热气腾腾。冉秋叶看着丈夫和儿子,感受着事业带来的成就感和家庭给予的温暖支持,心里充满了力量。她的成果,不仅仅是那张奖状和即将到来的公开课,更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生坐标。她不再是依附于丈夫光环下的普通小学教师,而是同样能在自己领域里发光发热、与丈夫并肩而立的独立女性。这种平等、和谐、共同进步的家庭关系,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