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03章 时代的列车(上)(1 / 1)

I

u001f

u0003

u0004眼瞅着进了五月,天儿暖和起来,大街上穿裙子的小姑娘也多了。”启明科技”那小院里,石榴树冒了新叶子,看着就让人心里头舒坦。可陈凡这心里头,却跟揣着个小火炉似的,一阵阵发烫,坐不住。

办公室里,那台宝贝计算机嗡嗡响着,大刘正埋头调试一个新接的自动控制程序。赵卫国拿着份刚收到的《经济日报》,啧啧有声:”凡哥,你看看这文章,说的这叫一个明白!'打破大锅饭,实行厂长负责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好家伙,这风越刮越猛啊!”

陈凡没接话,手指头在一张刚到的内部简报上轻轻敲着。那简报字数不多,可里头的信息量,砸得他心口怦怦直跳。主要是两条:一是国家正在酝酿出台更具体的政策,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以调离、辞职、停薪留职等方式,出来创办、领办或承包乡镇企业,这被称为”科技下乡”;二是上面有意选择几个沿海城市,作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窗口”,给予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资,发展”三来一补”和合资企业。

”科技下乡...沿海窗口...”陈凡嘴里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眼睛越来越亮。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卫国,你立刻去查,重点查两个事:第一,咱们市周边,哪些县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最快,最缺技术,政策最活泛!第二,去打听打听,南方那几个可能要开放的沿海城市,具体都是哪儿,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有没有什么风声传出来!”

赵卫国一看陈凡这架势,知道有大事,立马应了声:”好嘞!我这就去!”夹着包就冲出去了。

大刘也从计算机后面探出头,推了推眼镜:”凡哥,你这是...又有新点子了?”

陈凡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正在打磨零件的周师傅,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大刘,周师傅,咱们的机会,可能真的要来了!比以前任何一次都大的机会!”

他把简报的内容简单说了说。周师傅放下锉刀,用棉纱擦着手走过来,眉头皱着:”科技下乡?去乡下?那地方...条件能行吗?”老爷子在城里待惯了,对乡下有点固有的看法。

”师傅,此一时彼一时啊!”陈凡转过身,眼神灼灼,”您想,现在政策鼓励,乡镇厂子求技术若渴,咱们去了,那就是雪中送炭!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说话还管用!比在城里跟那些大爷似的国营厂打交道,痛快多了!”

大刘脑子转得快,立刻跟上:”对啊!而且乡镇厂子包袱轻,转身快,咱们有啥新技术,他们肯定抢着用!不像有些大厂,层层审批,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这沿海窗口,”陈凡手指点着桌面,”要是真能开放,那就是对着全世界的市场!外资进来,技术进来,管理模式进来...那是什么场面?咱们要是一直窝在四九城这一亩三分地,迟早让人家甩在后面!必须得出去看看,哪怕先在边上占个位置呢!”

周师傅听着,没再反驳,掏出烟袋锅点上,吧嗒了两口,烟雾缭绕中,他眯着眼问:”那你打算咋整?两边都搞?咱们这人手...够用吗?”

”一步一步来。”陈凡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盘算,”'科技下乡'这块,近,见效可能快。咱们可以先选一两个点,搞个技术合作试点,用咱们的技术入股,或者搞技术承包。把模式跑通了,再铺开。至于沿海...先让卫国去摸情况,有机会,咱们就去设个办事处,哪怕就一个人一张桌子呢,先把耳朵和眼睛伸过去!”

正说着,赵卫国风风火火地回来了,一脸兴奋:”凡哥!打听到了!市东边那个红旗县,这几年乡镇企业搞得特别凶,主要是农机配件和塑料制品,可技术是真落后,听说废品率高的吓人!县里领导放话了,谁要是能带技术去,要啥支持给啥支持!”

”好!”陈凡一拍大腿,”红旗县...是个方向。卫国,你再辛苦跑一趟,带上咱们的资料,去跟县里接触一下,摸摸他们的底,看看他们最头疼的是什么问题。”

他又看向大刘:”大刘,你把咱们那几个成熟的技术方案,特别是跟机械加工、模具、注塑相关的,再细化优化一下,准备几套针对不同规模厂子的‘技术套餐’。”

”明白!”大刘干劲十足。

陈凡最后对周师傅说:”师傅,到时候真要下去,这攻坚克难的话,还得您老坐镇。您这手艺,到哪儿都是硬通货!”

周师傅吐出口烟,脸上皱纹舒展开,带着点傲气:”那没说的!只要有用得着我这老骨头的地方,你吱声!”

小小的办公室里,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在涌动。陈凡感觉血液流速都在加快。时代的列车又一次拉响了汽笛,这一次,他不仅要买票上车,还要想办法挤进驾驶室,看清楚前面的路,甚至...试着去扳动一下道岔。这感觉,比他当年第一次修好收音机换来粮食,比他在轧钢厂攻克技术难关,甚至比他拿到暖气片厂那第一笔分成,都更让人心潮澎湃。他知道,一个更大的舞台,正在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