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R红旗县那边的合作协议框架基本敲定了,地皮的事儿也有了眉目,县里挺支持,答应在城关镇边上给划一块交通便利的荒地,价格相当优惠。
"启明科技
"上下都跟上了发条似的,忙得团团转,准备着
"下乡
"的前期工作。
可就在这时,家里头,准确说是公司内部,先冒了烟。
矛盾是从招聘新人开始的。业务要扩张,特别是红旗县那边需要常驻人员,光靠原来的老班底肯定不够。陈凡拍板,再招一批人,主要是年轻的技术员和熟练技工。
赵卫国负责初筛,他面试了一个叫小孙的年轻人,技校毕业,在国营厂干了两年,脑子活,嘴皮子也利索,看着是个跑业务、搞外联的好苗子。赵卫国挺满意,就把人推荐给了陈凡。
陈凡面试的时候,觉得这小孙确实有点小聪明,对市场也挺敏感,是个可造之材,就点头录用了,先放在赵卫国手下跟着跑业务。
可没成想,这人一来,就惹得周师傅和大刘那边都不痛快。
小孙为了表现,跟着赵卫国去一个客户那儿谈项目。回来写汇报材料,为了突出成绩,把客户那边随口提的、一个还不太成熟的技术设想,说成了是
"启明科技
"给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吹得天花乱坠。这材料正好被过来找赵卫国商量事的大刘看见了。
大刘这人实在,一看就火了,指着那材料问赵卫国:
"卫国,这上面写的啥?咱们啥时候给他们做过这个方案了?这参数都不对!这要是传出去,不是砸咱们‘技术过硬’的牌子吗?
"
赵卫国拿过来一看,也皱了眉头,把小孙叫过来问。小孙还振振有词:
"赵哥,我这不就是...稍微润色了一下嘛!也是为了显得咱们实力强,好签合同啊!
"
"润色?这叫胡说八道!”大刘气得脸都红了,
"技术上的事,一是一,二是二,能瞎‘润色’吗?
"
这事儿还没完。公司新买了一台精度更高的车床,周师傅带着小王几个在调试。小孙没事凑过去看热闹,指手画脚地说什么“这设备要是放在南方,效率能再提高三分之一
",又说
"人家外资厂的管理才叫先进,咱们这作坊式的干法太落后”。话里话外,透着股瞧不上眼下这套的劲儿。
周师傅本来就不太喜欢这种油嘴滑舌的年轻人,一听这话,老脸一沉,手里的扳手
"哐当
"一声扔在工作台上,吓得小孙一哆嗦。
"南方好,外资好,你咋不去?跑我们这‘作坊’来干啥?老子就这干法,干出来的活儿不比谁差!看不惯,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