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孙脸一阵红一阵白,讪讪地溜了。
这下好了,矛盾公开化了。大刘觉得业务部的人为了签单瞎吹牛,败坏技术部的名声。周师傅觉得新来的年轻人浮躁,不尊重老师傅,不懂装懂。而赵卫国夹在中间,一方面觉得小孙确实有毛病,另一方面又觉得大刘和周师傅有点小题大做,跟不上现在
"搞市场
"的灵活思路。
公司里气氛有点僵。以前那种几个人一条心、有啥说啥的融洽劲儿,好像被什么东西给膈应住了。
陈凡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知道,问题不是出在某个人身上,而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管理瓶颈。以前人少,靠默契和感情就能维系;现在人多了,背景不同,性格各异,想法也不一样,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顺畅的沟通机制,肯定要出乱子。
晚上,他把赵卫国、大刘、周师傅三个人单独叫到办公室,也没绕弯子。
"最近的事儿,我都知道了。咱们开个会,不是追究谁对谁错,是想想办法,怎么把往后的事儿理顺。
"
他先看向赵卫国和小孙那边:
"卫国,搞市场需要灵活,这没错。但咱们‘启明’的根是技术,是信誉。技术上的事,不能掺半点假。以后所有涉及技术方案的对外材料,必须经过大刘或者我审核签字才能发出去。这是铁律!
"
赵卫国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凡哥。这事是我没把好关,回头我跟小孙严肃谈谈,立下规矩。
"
陈凡又看向大刘和周师傅:”大刘,师傅,新人不懂事,说话没轻重,你们多担待。但也得给年轻人成长的机会,该指点的时候指点,别一棍子打死。咱们公司要发展,光靠咱们几个老家伙不行,得后继有人。
"
大刘推了推眼镜,语气缓和了些:
"我也不是针对谁,就是...就是看不惯那种不实事求是的作风。
"
周师傅哼了一声,没说话,但脸色好看了点。
"光靠说教不行。
"陈凡拿出几张纸,
"我琢磨了几条,你们看看。第一,明确部门职责。技术部负责所有技术方案、质量控制;业务部负责市场开拓、客户关系、合同签订,但不能越界替技术部承诺。第二,建立项目流程。从接单、方案设计、审核、生产、验收到售后服务,每个环节谁负责,谁签字,清清楚楚。第三,定期开协调会。业务部把客户需求带回来,技术部把实现方案和难点摆出来,咱们面对面沟通,别互相猜忌。
"
他把草拟的几条管理规定递给三人。
"咱们现在不是草台班子了,是正规公司。就得有公司的样子。规矩立起来,对事不对人,大家按规矩办,才能减少内耗,形成合力。红旗县那边摊子更大,更得从一开始就把规矩立好!
"
三个人传看着那几张纸,都没说话,心里头各自琢磨着。他们知道,陈凡说的是对的。公司要往前走,有些老习惯、老感情,就得给新规矩让让路了。这管理上的新挑战,一点也不比技术攻关轻松。